家父李隆基圆盘大佬粗

第一百三十八章 真争气(第3页)

说着,李隆基突然皱眉。

高力士反应快,发觉殿外站岗的内侍有异,赶忙出了大殿。

只见远处的广场上,几点火光正以极快的速度朝这里奔来,离得远远的,就有一名内侍高声朝着大殿方向喊道:

“找到了,找到了,玄元皇帝的神像找到了。”

那人口中一直在反复的吆喝着同一句话,等到更近一些,高力士才听清楚。

他先是眉头一皱,随即露出一副兴奋的模样,激动的返回殿内,朝着李隆基跪倒:

“道祖显灵了,道祖显灵了,他老人的神像真的寻到了,恭贺圣人!道祖佑我大唐”

李隆基双目圆睁,怎么这么快?不是跟你说了不用着急吗?

只见他大喜起身:

“快让使者进来!”

送信的在这个当口,都成使者了。

苏灵芝累的浑身是汗,进殿之后便跪倒在地,抹了一把汗,先是磕头恭贺李隆基,然后在基哥的催促下,将事情经过详细的讲述出来。

天塌了十八郎这个瘪犊子太会借势了。

李隆基脸上继续着兴奋激动的表情,目瞪口呆则是留在了心里。

你怎么这么会播种?早不怀孕晚不怀孕,偏偏这个时候怀上了?这下好了,朕用屁股想也知道,别人肯定认为,郭四娘肚子里的孩子,是道祖和万寿仙君庇佑,朕不想优待都不行了。

天塌了杨玉环的目瞪口呆是完全挂在脸上的。

这么说是我不能生?

李隆基大喜,看向苏灵芝道:“你叫什么名字?身居何职?”

苏灵芝赶忙道:“回禀圣人,下臣武功苏氏,字灵芝,现居左卫勋一府司阶参军。”

“好名字,朕授你为迎仙使者,带着朕的龙武军前往闻仙谷,迎玄元皇帝像入宫,”

说罢,李隆基忽又觉得不妥,道:“不,让李林甫也去,还有太子,令将作监在谷内刻碑立观,就叫会灵观,朕在兴庆宫等着你们。”

“喏!”苏灵芝大喜过望。

等人都离开之后,李隆基瞬间换了一副面孔,看向高力士道:

“瞧瞧,这就是为什么朕不能让他们出去,出去一个,就在外面乱搅和,双身就双身吧,还太后托梦?她怎么不说玄元皇帝也给她托梦了?”

高力士笑呵呵道:

“终究是好事,恭贺圣人了,我李唐皇室,将再添血脉,枝繁叶茂,绵绵不绝。”

李隆基冷哼一声,皱眉道:

“你觉得,是十八郎教坏了郭四娘,还是郭四娘教坏了十八郎?”

“都是圣人的子孙,都不坏的,”高力士道。

“你呀,和稀泥,”李隆基抬手指了指高力士,发觉高力士正在给他使眼色,于是他转头看向殿内一侧。

只见杨玉环低着头,手里端着鹦鹉笼子背对着他,一声不响。

李隆基瞬间反应过来,看样子太真是在伤心自己不能为朕诞下子嗣。

其实在他看来,与杨玉环之间没有孩子是好事,他的子女已经够多了,多到其中一半他看见都觉得讨厌。

再者说,自己想给太真册封,那么将来更不宜有孩子,不然会有很大的麻烦。

所以,李隆基这一次不会去哄,你有朕就足够了,要什么孩子啊?

少阳院,

李静忠在外面敲门道:

“殿下,殿下,好消息,玄元皇帝神像找到了。”

屋内的李绍闻言,猛地掀开被子起身,令内里的女婢打开房门,让李静忠进来禀报。

隔着屏风,李静忠将事情经过描述一遍,随后道:

“陈大将军说了,明日一早,殿下就需动身,卯时在明德门汇合,一同前往楼观台”

“真争气!”

李绍听罢之后大喜,在屋内握着双拳,来回的踱步着:

“好样的,四娘好样的,这下好了,不是十八郎的问题,是杨玉环的问题,我看她得意至几时?”

太子妃韦氏也是非常高兴,赶忙令女婢为她穿衣:

“眼下时辰也不早了,殿下需早早准备,这是大事,也是好事,李静忠,立即准备车驾,殿下寅时就要出门,否则恐怕来不及。”

“奴婢这就去安排,”李静忠兴奋的去了。

韦妃也开始梳妆打扮,因为她要跟着一块去,梳妆台前,韦妃一脸欣喜道:

“太子觉得,四娘那个梦,是真是假?”

李绍仍处在兴奋当中,闻言哈哈一笑:

“都在放屁,十八郎还要点脸,说是祖母托梦给的四娘,至于那位,呵呵”

“太子一点不介意吗?”韦妃笑道:

“这样一来,四娘肚子里的孩子可金贵了,如果是女儿还则罢了,若是男丁,恐获尊荣。”

李绍闻言愣道:

“你不是挺喜欢四娘吗?平日对十八郎亦为宽容,怎么?你介意?”

韦妃微笑摇头:

“妾身只是担心殿下介意罢了,也担心有人从旁挑唆。”

“呵呵孤才不会放在心上,”李绍笑道:

“再怎么尊荣,十八郎的儿子也就是个嗣王了,孤还不至于那么闲,去在意一个小辈,我们这辈儿的事情,还没弄明白呢。”

大唐的嗣王,是可以世袭罔替的,嗣王除了一子袭嗣王外,余子封郡王国公或者郡公。

韦妃听到丈夫这么回答,顿时放心:

“我倒是觉得,十八郎这件事情办得好,他一定是收到消息,知道长安有人在诋毁他,想将杨玉环册封贵妃的事情推到他的头上,所以郭四娘双身,便是十八郎对这些谣言的回击,也是揭了杨玉环的老底,这下好了,圣人是否册封,还不一定呢。”

李绍哈哈一笑:

“我早就觉得是杨玉环不行,我们兄弟里面,还没有哪个在生育上出问题的,也就是十八郎当年太专情,一门心思想要杨玉环怀上,没有跟那个陪嫁女先试试,否则的话,何用等到今天,才能确认这一桩本该早就被人熟知的事实。”

专情?韦妃微微蹙眉,陷入沉思。

就在前几天,太子还说东宫良娣之位空悬,想着补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