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隆基圆盘大佬粗

第一百四十章 有缘无分(第3页)

李琩将背后的达奚盈盈推开,笑道:

“都是白费心机罢了,京兆韦氏选婿,首选李杨,其次杜、裴、王,不是这五姓出身,基本已经没机会了。”

达奚盈盈轻哼一声,装出一副吃醋的表情道:

“你不刚好就在其中?”

她现在对李琩是没有感觉的,准确来说,她对任何男人都没有感觉,这与出身和成长经历有关,后世许多高龄未嫁女,都是因为家庭不和谐影响了她们的心理。

不过如果和李琩睡觉,她倒也不会拒绝,肉身和灵魂是分开考虑的。

“我都有正妻了,你听过哪个韦家嫡女给人做小的?”李琩还颇为正经的解释道:

“十王宅只有两个人,娶的是京兆韦,一个是太子,一个是老四棣王琰郧公房,韦家的眼光可不低,选婿都是宗族议事决定的,尤其是韦妮儿这种大宗,她之所以如今在长安这么抢手,不过是韦家待价而沽的手段罢了,太子的长子李俶(chu唐代宗已近成年,几乎是最好的选择,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他了。”

十王宅别看住了那么多人,他们对皇位已经没有继承权了,与其它亲王没什么区别,再加上李隆基打压儿子,所以他们注定不会有任何地位和影响力,因此并不在豪门贵女的选择范围。

再者说,十王宅里没娶媳妇的,也不多了。

达奚盈盈笑道:“我虽然也这么想过,但是有一关,恐怕不太好过。”

李琩点头道:“你是在说太子妃吧?”

“没错,”达奚盈盈道:

“太子长子大概今年封爵,封爵之前是要订下婚事的,太子肯定非常乐意选择韦三娘,韦昭训又是东宫出身,韦家这边应该障碍不大,但是太子妃可是有儿子的,正经的太子嫡出,她会愿意李俶得到韦家的支持吗?”

她分析的非常到位。

李俶的亲妈吴宫人,地位低,又是出身河南一个小家族,十八岁就死了,娘家那边就两个弟弟,一个是盛王李琦的参军,一个还没李俶年纪大,才十一岁,实在上不得台面。

什么是宫人?掖庭宫出来的,李隆基赏赐给的太子李绍。

而太子妃韦氏现在已经有一个儿子了,李僴,今年三岁,嫡长子。

李琩认同道:

“太子妃不会同意,韦坚也必然会阻挠,她们是彭公房,韦妮儿是大宗勋公房,一旦嫁给李俶,太子妃的儿子便会陷入尴尬境地,届时韦家到底支持他,还是支持李俶呢?”

达奚盈盈笑道:

“就凭韦坚的影响力,这件事成不了,我甚至可以断定,别看韦妮如今风光无两,她嫁的不会好,因为牵扯太大了,这种天之骄女,要么真的嫁入东宫,要么只能嫁给一个不影响局势的边缘人。”

好了,别再提我媳妇了,李琩默然无语。

韦妮儿历史上,可是给寿王生了五子一女,这辈子就当是有缘无分吧

李琩返京之后,完全没有去过金吾卫,因为窦锷借口收拾私人物品,赖着没走,其实就是想跟李琩见一面,比划比划。

比划个毛啊比划,你个白身。

“是你自作主张?”

晚上回到家中,李琩见到了迟迟没有离开,一直在府上等着他的严武。

而严武将崔乾佑的事情和盘托出,他爹严挺之已经举荐后者参加科举。

严武低着头,小声道:

“我这些天来总是惶恐不安,担心您知道之后会生气,可是不说憋在心里,我又实在过不去自己那关,所以不吐不快,隋王骂我吧。”

李琩顿觉哭笑不得,其实严武的行为,他是能够理解的,类似于交朋友,你不跟我玩,我总得找个跟我玩的,否则都以为没人愿意跟我玩。

终究年纪还小,有些少年心性是避不开的。

“他们本来就觉得侯莫陈三娘的事情,是你干的,鄙夷的是你的人品,”李琩冷冷道:

“现在可倒好,你又去巴结杨家,他们会怎么想?他们会觉得你小子原来还是个见风使舵的啊?”

严武顿时觉的无地自容,因为王妃郭淑回来后第一次见他,还一切正常,但是第二次,王妃就没给他好脸色了。

很明显,王妃知道这件事了,毕竟隋王宅那么多奴仆,都是以王妃唯命是从,何况他做那件事的时候也没想着隐瞒。

“我当时是想着,如果您在的话,这件事会不会帮忙,”严武一副苦瓜脸,道:

“六哥当时也觉得,您肯定会帮的,所以我才想,公主那边没有表态,时间久了恐会误了事,这才自作主张。”

李琩沉声道:

“我做,和你做,这是两回事,你什么时候能替我拿主意了?”

严武顿时大惊,吓得不敢说话了,他是非常怵李琩的,因为他爹和裴耀卿、卢奂,都对李琩评价极高。

他虽然经常顶撞他爹,可从来没有怀疑过他爹的眼光。

接下来,李琩又劈头盖脸的训斥了严武一顿,主要是针对严武不经过他,擅自拿主意这件事。

这可是个大毛病,往小了说叫做擅作主张,往大了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再有本事,不听话可不行,我要的是忠心的人,能力只在其次。

严武这个年纪,偏偏就是人生当中长记性的年纪,李琩刻意加重语气训斥半天,就是要给严武加深一个印象:以后做什么事情,先问过我再说。

“这次就算了,我会跟旁人解释,是我授意你去做的,下不为例,”李琩最后道。

严武如蒙大赦,赶忙道:

“您今晚就先跟王妃解释清楚,不然小子今后都不敢进这个门了。”

“瞧你那点出息,”李琩佯怒道:

“回去吧。”

“喏!”严武彻底放心了,兴高采烈的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