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军技术顾问(第2页)

 不过沉吟片刻,加利埃尼又问:“这跟造船厂的技术顾问有什么关系?”

 “我们要把‘马克i’做得更大,将军。”夏尔解释道:“它的体积和重量也许会比现在的‘马克i’大几倍,这会使它更像一艘船,其中有配重以及车体各部份受力问题等等,都与造船相似。”

 加利埃尼“哦”了一声,然后很干脆的应了下来:“我马上与造船厂联系……”

 “不,将军。”夏尔打断了加利埃尼的话,提醒道:“出于保密原因,这个技术顾问最好是军方的人!”

 加利埃尼觉得有道理,点了点头:“没问题,我会通知海军部让他们派人。”

 之后夏尔就任由这事发展了。

 他并不是真的想升级“马克i”。

 法兰西已经有“夏尔a1”这种带炮塔的坦克了,要升级也是升级“夏尔a1”,升级“马克i”就是多此一举。

 但艾斯丁尼上校提醒了夏尔。

 确切的说是施耐德的“轻型坦克”提醒了夏尔:如果施耐德会因为“夏尔a1”发展轻型坦克,德国人是不是也会有类似的想法?

 德国人有充足的理由发展轻型坦克:

 他们耗巨资研发的a7v,又是塞大炮又是塞机枪还要18人操作,却被2人操作的小坦克打得满地找牙。

 更重要的是德国是法兰西的敌人,他们不存在“工业产权”方面的问题。

 那还等什么,当然是照着“夏尔a1”的样子抄!

 德国显然比施耐德更可怕:他们有更强的工业基础、更多更全面的人才储备以及更靠谱的研究方向,甚至a7v已经用上了悬挂。

 而德国研发出来的东西还是用在战场上,它将与“夏尔a1”进行生死对决。

 因此不管于公于私,夏尔都需要挖个“坑”让德国人跳。

 最靠谱的“坑”毫无疑问是“超重型坦克”。

 德国人似乎对“超重型”有某种偏执,比如“大贝尔莎”,之后还有“巴黎大炮”,二战时还有“古斯塔夫”巨炮。坦克方面,德国人即便在二战时都能研发“鼠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