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UWD”水上飞机(第3页)

 

于是,他们不断的往索姆河堆人、堆物资、堆弹药。

 

然而,在他们对面的德国人也同样在堆人、堆物资、堆弹药。

 

但事实却是,防线缓慢的来回推移,减少的只有物资和士兵。

 

夏尔依旧把指挥部设在机场。

 

与之前不同的是,机场增加了12架“卡普罗尼”轰炸机,它们是改进后可以挂载鱼雷的轰炸机。

 

飞机研发部部长多恩亲自带队负责这批轰炸机的后勤及技术指导。

 

多恩拿着示意图对夏尔说:

 

“经过我们的测试,投掷鱼雷前时速最好不要超过100公里。”

 

“另外飞机要保证平稳的姿态,否则鱼雷会因为惯性在空中翻滚,导致无法朝正确的方向发射。”

 

“高度最好保持在20米左右。”

 

夏尔心下一叹,速度、姿态、高度,果然都有要求,似乎更苛刻。

 

(注:二战时鱼雷攻击机大多要求10到30米高度。)

 

不过这似乎不奇怪,一战时期的工业水平跟二战始终有差距。

 

该走的路还是要走,不是说自己提前考虑到就可以轻松解决,何况研发时间只有一个多月。

 

“这对飞行员有很高的要求。”多恩提醒道:“这是大型轰炸机,攻击的是敌方军舰,投弹后想及时拉起都有困难。”

 

夏尔“嗯”了一声。

 

夏尔不担心这个,空战打到现在,航空团已培养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飞行员。

 

另外,“卡普罗尼”虽说是大型轰炸机,但速度保持在100公里左右,两公里距离投掷鱼雷还有一分多钟的反应时间,这已足够飞行员拉高。

 

问题在于,飞行员有可能为了提高命中率而尽可能抵近投掷。

 

那些喜欢冒险的家伙,他们总喜欢玩心跳挑战极限,为的只是成功后对高空欢呼,就连航空团团长卡特也是其中之一。

 

就在夏尔与多恩讨论细节时,警卫上前报告道:“将军,盖普拉特中将来了,他希望与您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