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似乎不用侦察了




                埃尔温从始至终都在组织反击。



    他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这话尤其适合炮战。



    炮弹没法防,它们打在哪会造成多大伤亡都是固定的:火炮工事就在那,没法动没法藏,躲也躲不了逃也逃不掉,没人能决定它是否会被炸毁。



    这时最关键的,应该是朝敌人打出炮弹还以颜色,只有这样才能将敌人的火炮越打越少,己方需要承受的炮弹也越来越少。



    德军炮兵训练有素且准备充分。



    炮兵观察员没等接到命令,第一时间就观测出敌炮兵阵地的数据并传给指挥部。



    (注:计算敌炮兵阵地的位置至少需要两组相隔一定距离的炮兵观察员,原理很简单,就是一道初中数学题,如下图)



    (上图是测树的高度,同理也可以测得距离和方位。问题是炮兵观察员测得的往往不是特殊角,计算起来没这么简单。)



    指挥部计算好诸元,再将数据传给炮兵阵地。



    前线指挥官用急促而清晰的喊叫报出诸元:



    “102号目标(地图上预设的位置)。”



    “表尺356!(密位制垂直角度)”



    “方向左0-50。(密位制水平角度)”



    “全员10发急速射!”



    下级指挥官各自大声复诵(重复上级报的诸元),炮兵则在炮火的轰炸中紧张的根据诸元转动炮口。



    所有过程不过10分钟,这在无线电未普及大多靠电话和喊叫的时代已相当迅速。



    最后,随着前线指挥官一声大喊:“开火!”



    “开火!”



    “开火!”



    ……



    数十门幸存的火炮瞬间朝敌炮兵阵地发出怒吼。



    “轰轰轰!”



    “轰轰轰轰”



    ……



    德军炮兵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兵,炮弹精确的打在目标阵地附近,炮兵观察员在电话中回馈,声音激动而兴奋:“命中目标!命中目标!”。



    埃尔温又觉得不够,紧接着又打了5发急速射。



    “轰轰轰!”



    这次弹着点更集中了,将目标位置炸出一团团火光和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