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召荣耀三人甫

第392章 因势利导(第2页)

 此时的方好正坐在书案前,手中拿着一卷书,秀眉微蹙,神情专注,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见方令舟进来,连忙起身行礼:“爹,您回来了。”

 方令舟点了点头,走到书案前,目光落在方好手中的书上:“今天在看什么书?”

 “《太宗经略》。”方好将书递给方令舟,“这本书中记载了不少兵法策略,与我们现在的局势颇为相似,我在想,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应对之策。”

 方令舟接过书,随意翻看了几页,又递给方好,眼中露出一丝心疼:“辛苦你了。”

 “也就是随便翻翻,何谈辛苦呢。”方好将书放到一边,扶着方令舟坐下,给他倒了杯茶,问道,“您今日去见荀羡了?”

 “见了。”方令舟抿了口茶,无奈的摇头叹道,“唉,一如既往地顽固啊。”

 方好淡淡一笑,转身又拿起之前那本书,说道:“这本书阐述为君之道,主张清心寡欲,勤勉治国,关键在于因势利导,顺应民心。”

 她顿了顿,笑道,“爹爹最近的所作所为,倒与这书上所述颇为契合。”

 方令舟一时没明白自己闺女要说什么,皱了皱眉,又拿起茶杯喝了口茶。

 “爹,您觉得荀羡此人如何?”方好又问。

 方令舟微微一怔,心里虽然对荀羡有诸多不满,但还是实话实说:“「青石清风」,并非浪得虚名。”说完,又一改话锋,“可惜,这样的人,却站在了我的对立面。”

 方好轻轻点头,对于荀羡的选择并没有多少意外,读书人的风骨,向来如此。

 “爹,或许,您可以换一个角度?”方好轻声说道。

 “你有何主意,说来听听。”方令舟问道。

 方好坐到桌子另一边,未答又问:“依您来看,荀羡这种人,最在乎什么?”

 方令舟捋了捋胡须,暗暗沉思,一介书生最在乎什么?无非就是名声,可荀羡早已声名远播,他心里的追求又是什么呢?

 方令舟突然想到了当初在冀州诚王手下的日子,那时朝中有很多文士,各个以君子自称。他们不嗔不恶,无欲无求,忠君爱国,清廉如水。唯一的追求,便是想着造福一方,赢得生前身后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