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召荣耀三人甫

第635章 万死不辞(第2页)

 

他也不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东召三州自立,不仅让豫州的方令舟嗅到危机,也让冀南的高顺等人变得小心翼翼。他们原本在渔阳郡屯兵十数万,准备一举攻进冀州腹地,最后却因为忌惮东边,无奈罢兵撤军。

 

眼下这北方六州,那是各有各的地盘:表面上是西召朝廷单独为一方,冀北项氏义军与幽州宇文崇泽交好,东召三州都督虽各自为政,但念着往日情分,也不会相互攻伐。

 

而冀南的高顺、郑彪、鲁进宝三人,依旧是同盟关系,至于方令舟,还是盘踞在北豫,不敢轻举妄动。

 

要说这冀州局势复杂,也是出于还在罗不辞掌控的冀中、冀西和冀东几个郡,除了冀西背靠雍州,北、南、东三个方位全是强敌。

 

只是当下的气氛很微妙,除了上述交好的几方势力,谁也不知道哪个和哪个是什么关系。

 

他防着他,他也防着他,互相掣肘之下,谁也不敢轻易动兵,火药味虽是弥漫,大规模战争却已经数月没有出现。

 

然而,谁也知道,这种微妙的稳定是极为脆弱的,一旦有势力打破这种平衡,就极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能在这个时候割据一方的,哪个也不是蠢货,都懂得坐收渔利的好处。

 

刘耿的腿虽残了,脑子却没坏,刚刚问出那句话就反应过来,不等罗不辞回应,又再度开口:“您是说那些粮商频繁运粮之事?”

 

“是啊!”罗不辞叹道,“十几日过去,堆积在三原关的粮谷已经有上百万石,这两年虽无大灾,但战乱频繁,一斗谷物已经卖到三百钱,朝廷运来的三十万两银子,也只够买下一成,本官也是发愁的紧啊。”

 

从罗不辞的言语中就能知道,他一定没了解过当年的豫州大旱,那时就连波及较小的邺邱,一升粟米都要百钱,若按一斗十升算便是千钱,更何况别的地方,如今虽然价格高,但还比不得当年那般离谱。

 

可不管是连年天灾,还是战乱不断,粮价上涨,受苦的终究还是百姓,尽管他曾是一统北方的功臣,如今的眼里,也只有粮草、银子和军队了,哪里还记得百姓。

 

罗不辞的叹息声在庭院中回荡,显得有些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