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召荣耀三人甫

第683章 师出有名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又有道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无论任何时候,打仗总讲究个“师出有名”,为的就是赢取政治和道德上的正当性,以及动员士兵和争取民众支持。

若是大军出征,却连个正当的理由都没有,那自己的气就先泄了一半,这仗也就不用打了。

纵观史书,历朝历代,不论是开疆拓土的贤君,还是争霸天下的枭雄,甚至是昙花一现的割据势力,都深知“名分”的重要性。

他们或以“吊民伐罪”为旗号,或以“恢复旧疆”为名目,或以“诛杀不义”为借口,有时候实在找不到理由,那就抛出三个字:“伐不臣”或“清君侧”。

总之不论如何,都要让自己的军事行动看似“师出有名”,从而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项小满自然深知这个道理,嘴上说着那“盟约”不过一张纸,心里却一百个不情愿担上这“背盟”的骂名。

想出兵幽州,那就只能逼着对方毁约,从而给自己提供一个正当出兵的理由。

林如英看着他那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无奈地轻叹道:“我竟没发现,你的心思何时变得如此深重,只是……”

她顿了下,又说,“只是你虽找到了出兵的理由,但以眼下的形势来看,与幽州开战,似乎并不是最佳时机。”

项小满何尝不知,如今各路反王、义军,都是为了推翻刘氏王朝的暴政,互相攻伐的事件,除了最初以山匪流寇起家的高顺、郑彪等人,还没有发生过。

他此时进攻幽州,可算得上是开了先河,如此,极有可能会招致其他反王和义军的猜忌与不满,甚至可能引发联合抵制,让他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

毕竟,在推翻刘氏王朝的大目标下,大家暂时还是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和平关系。

林如英见他沉默不语,便继续说道:“如今朝廷虽摇摇欲坠,但根基尚在,幽州的实力也不容小觑,若此时与其开战,一旦陷入僵局,不仅会消耗我方大量兵力,还可能给朝廷可乘之机,让他们坐收渔翁之利。到时候,我们不仅无法占据优势,反而可能成为众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