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十万里小楼尽春风

第31章 脑洞大开!这少年,是陛下的私生子?

 奖赏? 

 长孙无忌房玄龄五人相互都看了一眼。 

 有些摸不准李世民的想法了。 

 若说奖赏,这当然是必须的。 

 这个叫张楚的少年,对朝廷有功,按律当赏。 

 但······ 

 说有功是有功,可这个功劳,何至于把他们五人全都叫过来,一同商议? 

 再说了,现在程咬金和秦琼还都没有回长安,这事情就算是再急,也要等到大军回长安后再说。 

 而且,这奏折乃是程咬金和秦琼联名上奏,他们两人又负责赈灾粮的运送。 

 他们更清楚三十余州的情况,到时候,对这少年的赏赐,多少也得过问下他们。 

 更何况。 

 这少年的法子,就算有效又能如何? 

 太过于不切实际了。 

 朝廷压根无法执行。 

 自然,对于这样功劳,奖赏也不高到哪里去。 

 总得而言,这并不是一个难题。 

 但现在陛下既然询问了,他们当然也不敢不回答。 

 房玄龄沉吟了下,回答道:“陛下,少年博学,看百姓疾苦愿伸出援手,可见此少年,心性颇佳。” 

 “依臣看,不如赏金百两,并且发通报于天下十道,让天下少年,都学习张公子的品行。” 

 房玄龄给出了一个方案。 

 “陛下,臣附议。”长孙无忌拱手:“房大人所言,句句珠玑。” 

 “如此,一来,能让此少年安居乐业。” 

 “二来,也可让天下人感受到陛下皇恩浩荡,对于天下百姓而言,都是一个不错的正面鼓舞。” 

 “三来么,黄金百两便已是很重的嘉赏了,其实按照律法,赏银千两便可。” 

 “臣看,是房大人从大局着手,是要告诉天下人,为朝廷分忧,陛下绝对不会亏待任何人。” 

 “不论怎么看,这个赏赐,已是顶格了。” 

 长孙无忌沉声道。 

 “臣附议。”就连一向挑剔的魏征,这个时候都没有什么意见。 

 他轻轻颔首,也无比认同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的说法。 

 李靖和徐世積自然也没话说。 

 他们两人,多少是更属于军方。 

 这些问题,原本陛下都用不着叫他们两人过来的。 

 李世民手指轻轻叩着膝盖。 

 双腿,盘在一起。 

 身子微微倾斜在龙椅内。 

 双眸之中,看不出来任何的情感。 

 他就静静的看着五人。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眉角轻挑动,不知道陛下在思考什么。 

 这个奖励方案,已经没有可挑剔的地方了吧。 

 “不够。” 

 甘露殿经过短暂的沉寂之后,李世民摇摇头,吐出来两个字。 

 “这少年,不仅如此,还有大才。” 

 “朕,从来没有如此欣赏过一个读书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