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十万里小楼尽春风

第125章 难以置信!儒学的根,真的要被撅断了(第2页)

 “谁不是吹天喝地?颖达,不瞒你说,年轻时老夫流连于平康坊这等红尘之地,还想着重塑天下,为百姓开一个万世太平呐。” 

 “可最后,嘿······” 

 虞世南摇摇头。 

 “颖达,民学,其实不算什么。” 

 “你这么想一想,这么多年,天下读书人早就已经把读书和儒学联系了起来,就算是陛下下令,都无法隔离开这两个东西!” 

 “谁年幼识字时,不是从论语学起?谁的第一本书,不是从论语开始?谁背诵的第一篇文章,不是出自于咱们儒学呐?” 

 “他张楚想要侍弄所谓的民学,不如随他去。” 

 “他所招收的那些弟子,奥,对,越王李泰,是他民学第一个弟子,可李泰这些年,少读了儒学经典?” 

 “越王殿下,仍旧是儒学子弟,这个身份,谁都撤不掉。” 

 “难道他张楚,想要发展民学,还要从孩童的牙牙学语开始么?” 

 “难道,他要寻找那些什么字都不认识的百姓,从零开始教导?” 

 “他张楚,能有多少时间呐?” 

 “到头来,他所招收的弟子,难道不还是从学习我儒学经典开始的么?放心吧颖达,儒学如苍天之碧树,根系早就延伸到了每一寸土壤之中,他张楚有什么能耐,可全部把我儒学之根基给斩断 呐?” 

 “除非,他去西域,去找那些一辈子只洗两次澡的蛮子教导去。” 

 “可是,他行吗?” 

 “依我看,他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为咱们儒学徒做嫁衣罢了。” 

 “呵呵呵······” 

 虞世南笑了。 

 笑的很开心。 

 这番话,可是他昨夜想了很久,最后才总结出来的道理。 

 果不其然,孔颖达微微垂下的头颅,听到虞世南此话,不由得抬起。 

 原本混沌恍惚的双眸中,更是显出了些许的光芒。 

 是啊! 

 本就是这个道理! 

 只要天下人读书识字的根基,还在儒学之中,那么,自己其实大可不必担忧如此。 

 正如虞世南所言,一个学说的创立,何其难也,他们要做的,其实就是什么都不需要做,就静静等着对方犯错就好了。 

 只要对方有一个错误,自己就能让他们彻底的崩坏。 

 而不是像是这样,自己主动出击! 

 反倒落入了下乘。 

 孔颖达眼角轻颤。 

 他抿了下干裂的嘴唇,看向了虞世南:“你说的是对的。” 

 可他声音刚落下。 

 竹门再次被推开。 

 盖文达匆匆走了进来,手中还拿着一张纸。 

 “颖达,世南,出事了。”盖文达很急,鼻头上全都是汗了。 

 孔颖达好不容易有些恢复过来的心,突然一颤,眉角也抖了下。 

 虞世南咽了口唾沫,也有些责怪的看着盖文达,他皱了皱眉:“文达,吾正与颖达谈道,不重要的事情,改日再说吧。” 

 可是,盖文达直接一屁股坐到了两人身侧。 

 重重的把手中的纸张,盖在了桌子上。 

 “不可!” 

 “当急!” 

 “世南,颖达,你们看!” 

 盖文达激动的指着这张纸最上面的四个字。 

 孔颖达和虞世南齐齐望过去。 

 民学拼音。 

 四个大字,清清楚楚。 

 孔颖达的眉角控制不住的疯狂颤抖了起来,虞世南的瞳孔,慢慢的扩大。 

 正说着民学,民学又出幺蛾子了? 

 拼音? 

 什么破玩意! 

 房间中,刹那间的死寂。 

 “这是,什么东西?民学?文达,如此污于眼睛的纸张,你竟还拿给我们看。” 

 “拿走拿走。” 

 “去逑去逑!” 

 虞世南不耐烦的甩了甩青色长袍大袖。 

 盖文达慌了:“世南,你先看看啊。” 

 “贼他娘,秦川子张楚这一次,他真的是要疯了,他······他要把咱们儒学对孩提启蒙的任务,抢·····抢走!!!”盖文达声音中充满了惊恐。 

 孔颖达身子一颤。 

 虞世南口干舌燥。 

 他看了眼孔颖达,低下了头,难以置信的看向了这张纸上所记录着的密密麻麻的符号。 

 刚才,自己正用这个借口来劝解孔颖达,还正说着儒学之根基犹如碧天巨树,根基早就插入了每一寸土壤之中,无法撼动。 

 还说每一个读书人,所接受的启蒙,皆是出自于儒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