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家庭式窝点
这年头。
市场上对许多山寨产品的监管力度,还没有将来那么严格,除非有人举报或者涉及重大案件,要不然常常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看看满大街的音像店就能知道。 随便找几家逛一逛。 里面不仅摆满价格远低于正版的音乐和影视剧碟片,有些柜台下面甚至还专门藏着许多,成年人喜闻乐见的那一类爱情类动作小电影。 由于进价低、售价高,利润特别高不说,还不愁没人买的缘故。 一些音像店的老板但凡瞧见年轻小伙走进店里,就会露出猥琐表情,问上一句“要不要好看的碟片”? 这种情况,要等“网络免费共享资源”大规模普及之后才会逐渐消失。 需求并没有减少,只不过转移到了互联网上而已。 而在这2004年,全国各地南下进货的商贩们,还是帮各个窝点销赃的主力军,轻轻松松便能消化掉海量的山寨产品。 有需求就有市场,如今山寨窝点遍地都是,只不过范无眠第一次来没有门路,才会浪费掉好几个小时。 像包车司机朋友的雇主那样,一口气砸200多万买下两条进口生产线,每天就能生产数万张各类影碟,明显算是相当有实力了。 简直跟手握两台印钞机差不多,也难怪愿意铤而走险。 前两天,范无眠查找相关信息时候。 见过跟周董合作发行销售《七里香》专辑的唱片公司,公开发声诉苦说《七里香》正版专辑卖出40多万张,但山寨盗版专辑恐怕已经卖出400万张。 而叨哥《2002年的第一场雪》专辑,在初期没有任何宣发的情况下,爆卖超过200万张正版专辑,市场也预估总销量至少突破1000万大关了。 至于多出来的那800万张究竟是怎么回事,范无眠看看眼前的小作坊就已经一目了然。 透过车库的门往里看,虽说规模比较简陋,可设备好像挺齐全的,恰好遇到送货时间点,还有老头骑着三轮摩托车,将一个大纸箱搬进后车斗。 得知范无眠是从港城过来的,身穿两根筋背心的小伙,终于把心放回肚子里。 范无眠好奇问他说: “我看你们这里,居然在做《八里香》专辑,这东西真能卖出去?” 想着有机会帮家里争取些订单,小伙热情解释说: “贴《七里香》的名字容易被查,《八里香》就没关系了,里面录了30首歌,也包括《七里香》里的那些歌,在有些地方卖得不错。” “刚才带走的那箱货,就是东北一位老板订的,直接送到车站给他发过去,两三天就能到。” “你们想加工什么货?我今天来帮忙开门搬货,马上去给我爸打个电话,让他跟你们聊......” 包车司机开车累了,凑过来听个热闹,一言不发站在那咻烟。 一大口烟雾从嘴里吐出来,又从鼻子吸进去,停顿几秒再吐出来,显然是生怕自己的肺不出毛病,抽完一手,又再抽二手。 范无眠觉得跟老板直接聊也挺好,点点头语气带笑: “先不忙,你家这边雇了多少人?要是全力生产,一天能生产多少张音乐专辑?我的需求比较多,恐怕有二三十万张。” “这么多?” 以为有机会挣港币,小伙当即笑得更加灿烂。 能看出涉世不深,对陌生人有防备,但不算多,他老实回答范无眠道: “最快的一次,两天赶出4000多张吧,5月份被检查完,没收掉一批货和机器,还罚款800块,后来生意就不行了,有些东西我家不敢做。厂里就只有我和我爸、我妈,我爷爷奶奶负责装碟封口,要是加加班,很快就能帮你把货做出来。” 心里暗叹一句好家伙,居然还是家庭式的窝点。 要是被查了,一家人整整齐齐,都跑不掉。 但被查完又照常营业,能看出违法成本确实不高。 范无眠没再兜圈子,接着说道: “我要做的,是些合法的音乐专辑,拿到版权授权的那种,你们客户多不多,到时候能不能帮我联络卖出去?” “这要问问我爸,我二舅的门路比较多,他专门在外面卖货,我哥结婚还买了辆雅阁,好像赚不少......” 听小伙说完。 范无眠想到却是这年头有钱不买房,居然拿去买雅阁。 20年后房子可能价值几百万,而20年车龄破雅阁能不能卖出3000块,恐怕还不一定。 见对方没办法拿主意,范无眠让他去
帮忙联系一下父母,自己则先进车库里逛逛,试听了《八里香》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