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若盛开故人心上

第653章 千户村(第3页)

而且,为了稳定人心,分发给俘虏的宅基地和田地数量,和新居民都是一样的。不过,田地的产出,新居民三年内是不需要交税的。

但是俘虏村分到的田地,是需要交产出的四成税额,对于他们来说,算是相当的严苛的。

但是他们分到村里的荒山,则是和新居民一样,三年内不需要缴纳税银。也算是一种补偿,而且,也总比天天住牢房好一些。

考虑到这些俘虏一无所有,他们开垦荒地的农具和耕牛还可以问县衙租借。费用也可以等田地里有所产出的时候,一起结算,这也算是便民措施了。

不过,三年内,这些俘虏都不能擅自离开新州府。三年后,也要经过多层审批合格才可以。

所以,年前给他们办理好的户籍,和百姓的也有些不一样。俘虏们的是三年期的临时户籍。等三年后,如果没有违法事件,就可以凭着这户籍换大盛朝普通的户籍。

不过,在古代,对于很多百姓来说,走的最远的,就是去县城。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去过州城。

所以,如果安心做大盛子民的话,这点不同根本就无所谓。三万多名俘虏,分成了三十个村落,但是为了和新居民村有所区别,俘虏村参照军营的编制,称为千户村。

每个千户所有一千人,出来。

每两个百户村,设一个里长,由朝廷委派。另外,朝廷还给每个千户所委派了官员,称为千户,统领所有的里长和村长。

分的荒山荒地也以千户村为单位,算村里公有的,如果村里要开荒的话,收益也可以参考毛竹村,芦苇村什么的。

因为前面有榜样,而且分给村里的荒山,也不需要缴纳税银,所以每个千户村都很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