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血战将口关(第2页)

 然后,抽出长刀,带着亲卫杀了过去。

 第二关的城墙上,郭常佑望着山脚下的大战,也是眉头紧锁。

 就在他思索怎么打退黑旗军的时候,一名传令兵突然来报,“使君,黑旗军的援兵开始攻城了..........”

 半刻钟后,传令兵将第一关所面临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郭常佑闻言,脸色微变,思索一番后,他下令:第二关的士兵即刻下山,支援第一关的战斗。

 同时,第三关,第四关的士兵做好准备,随时准备支援第一关。

 就这样,在双方不断增兵,轮换的情况,这场拉锯战整整打了半个月。

 在这期间,黑旗军数次攻入关内,不过接连被淮西军给打退了。

 直到皋月二十五日,中午。

 黑旗军终于攻克了大部分的城墙,拿下了城门。

 随着城门的洞开,大批的黑旗军涌入关内,激战半个时辰后,第一关才被黑旗军占领。

 黑旗军拿下第一关后,径直向着第二关杀去。

 为此,郭常佑急忙在山道上布置大量的军队,阻击黑旗军。

 第一关通向第二关的山道,不仅蜿蜒曲折,而且很窄,仅仅只有一丈宽,并排起来,只能容纳六名士兵。

 在这样的山道上,士黑旗军兵们只能凭借着手中的武器,一点点的向上推进,根本得不到任何大型武器的支援。

 黑旗军的士兵以盾牌在前,长枪兵随后,弓弩兵配合的阵型,与淮西军在山道上展开厮杀。

 这一仗比起第一关更加难打。

 因为,山道太窄了,黑旗军的兵力优势,根本没用。

 在第一关,不管怎么说,黑旗军还可以集结数千人同时发起进攻,这里只能以营为单位,数百人,数百人的发起冲锋。

 每打完一个营,下一个营继续上。

 在两军厮杀的时候,还经常有一堆堆的士兵,相互拉扯着跌落山崖。

 可以说,这短短的两里山道,黑旗军是一寸地一寸血的打上去。

 经过五天的苦战后,黑旗军终于打到了第二关。

 望着长三十步,高两丈的第二关,徐大牛皱了皱眉头,下令大军休整三日。

 经过这半个多月的激战,黑旗军虽然攻克了第一关和山道,但是损失不小,士兵也已经非常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