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我不逃了,我不想窝囊的活一辈子(第2页)

 听着王平这一番分析,一众军士们纷纷点头,窃窃私语。这时,一个老兵打破了沉默。他缓缓站起身来,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沧桑。“我随主公从 18 路诸侯讨董之时,就追随主公,咳咳,主公一路从一个县令,四处征伐,才有了如今的位置。我们这些人谈不上忠心。但潼关破了,我们死或是能投降,我们都愿意,但逃是绝对不可能的。首先是我们这些老兵的家人都在洛阳城,我们有后顾之忧,不像你们。还有,我们家属确实被对待的很好。家属每年的补贴以及各种生活起居全由主公报销,并且生活堪比一县的县令。不管处于哪种角度,我都不能走。这事就当和我没说。”说着,那老兵转身就走。

 王平陷入了沉默,他只是到潼关这一带不幸被卷了进来,无奈入伍,自然和李云飞没什么深厚的感情,和这些老兵根本不一样。但他思考的是,老兵真的不会检举他们吗?以及如果真有援军,他们该怎么办?

 此时,其他士兵听完老兵的话后,几个有过被恩惠的士兵也站了起来,表示他们不会透露这件事情,便转身离开。这一转眼,就只剩下了四个人,算上王平,只剩下四个人。

 此时,里面有个叫郭淮的说道:“诸位,我也不走了。吾做不了逃兵。我虽年轻,但也有建功立业之志。咱们先不说有没有援军这个事。即使没有,我也不能窝囊的活一辈子。”

 听后,王平沉默了。剩下两个士兵经过一番沉思后,跟着郭淮走,独留王平一人坐在火堆前。王平最后一狠心、一咬牙,当即扑灭了火堆,仿佛下了某种决定,便转身离开。

 就在此时,突然战鼓声传出,潼关之上响起了郝昭的声音:“快快快,集合集合,准备御敌,准备御敌!”此时,徐晃、段煨、郝昭三人早带着人马来到城墙上,开始御敌。后面部队也陆续登上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