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崛起阳江牡丹

第382章 山河重整?新局初启(第2页)

 北路明军,则由王洋指挥,剑指蒙古诸部。

 这些昔日曾与清军联手的部落,见大清兵败如山倒,亦不敢再轻举妄动。

 明军铁骑纵横驰骋,所到之处,以雷霆之势扫平一切抵抗。

 蒙古各部深知明军如今锐不可当,又惧怕遭受灭顶之灾,纷纷谴使求和,表示愿与大明重修旧好,岁岁纳贡。

 西路明军,由胡有财带领,肩负着打通河西走廊,联络西域诸国的重任。

 他们穿越茫茫戈壁,顶着风沙前行。

 虽环境恶劣,但将士们毫无怨言,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大明开疆拓土,重现昔日荣光。

 一路上,一些小股的清军散兵游勇,还未等明军靠近,便已望风而逃,消失在大漠之中。

 而在西南方向,局势却略显微妙。

 朱大超与王朝毅带着兵马,牢牢的堵着吴三桂数十万大军。

 吴三桂困守云贵诸地,虽对满清的败退大骂不已,可自身处境尴尬,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李奇派遣的使者快马加鞭,星夜兼程赶到了吴三桂府邸。

 使者步入大堂,不卑不亢地行礼后,开门见山地说道:“吴将军,如今大明已重振旗鼓,京城光复,清军溃败。将军手握重兵,素怀忠义,此时若能与我大明携手,共驱鞑虏,必能青史留名,成就不世之功。若仍犹豫不决,待清军缓过劲来,或我大明平定四方后再做计较,将军又将置身何地?” 言罢,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吴三桂。

 吴三桂坐在堂上,手中的折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额头上却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心中清楚,使者所言句句切中要害,可兹事体大,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

 沉思良久,他微微抬起头,说道:“使者先回,此事重大,容我与麾下将士商议后再做定夺。” 语气中透着几分无奈与拖延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