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7章 最适合的人选(第2页)

  反正都是打工,哪个打工人不想执掌一个庞大的资本帝国,最大化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

  李睿看出戴夫的心动,继续勾引道:“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星瑞和旗下各个产业发展的都非常迅速,既是因为我们遇到了智能手机更新换代和移动互联网兴起的契机,尝到了时代的红利,也是因为星瑞善于调动资源利用人才。目前星瑞正在进行中台架构改革,改革完成之后,整体的运营效率还会有大幅度提升。不过随着公司业务越来越多,我明显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需要一个具有互联网思维,精通管理、运营、技术和金融的人来打理星瑞资本的具体事务。大卫向我推荐了你,他称赞你是硅谷中生代里专业覆盖面最广的职业经理人,说你非常适合星瑞资本总经理的职务,刚刚听了你的履历之后,我也觉得你是一个非常适合的人选。所以,我希望你能过来帮我。”

  戴夫深吸一口气。

  他和红杉的合约还剩最后一个月,尽管红杉开出了还不错的续约条件,但戴夫这两年投出了几个成功的初创企业后,不想只是帮助别人实现梦想了,他更想亲自管理一个公司或者运营一个产品项目,那才是他想做的事情。

  如今星瑞资本的邀约摆在面前,说不心动是假的。

  星瑞资本无论从规模上,潜力上,发展战略上,都非常符合戴夫的要求,唯独有一点需要考虑。笑傲文学

  那就是铧国的政策对于资本的制衡和掣肘。

  作为红杉的一员,戴夫非常了解桠洲地区的投资环境,目前除了岛国和狮城之外,其他地区都不令人乐观。

  在桠洲,一个投资项目能否成功,主要因素不是产品,也不是市场,更不是管理或者战略,而是国家宏观政策。

  往往存在一种情况,项目搭上某国的政策顺风车,就能大赚特赚。而一旦风向转变,项目就有可能颗粒无收。

  资本集团和实业不同,受到政策影响的因素更多。

  星瑞资本能否一直获得国家层面的认可和支持,这是戴夫最担心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