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第555章 集体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第2页)

 其实这些人也都是买了李家种子的,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不过来呢? 

 李龙没想到陶大勇也出现了,他凑过来问道: 

 “大勇哥,我听说大强媳妇生了?” 

 “生了生了,生了个闺女。”陶大勇叹了口气,“不是儿子啊。” 

 “不是儿子好啊!”李龙笑着说。 

 “那咋能好哩?”陶大勇有些不解。 

 “不是儿子,那按计划生育规定,四年后还能再生一胎来,到时生个儿子,不就儿女双全了?跟我大哥一样,这多好!要这一胎生了个儿子,那不就不能生了?” 

 陶大勇反应过来,一拍大腿: 

 “对噢!” 

 “对对对,两个多好!”其他人也端着碗凑过来说道,“你看老李哥,老陆大哥家都是两个,多好!” 

 陶大勇突然想到了自己,哭丧着脸说道: 

 “那我……唉!” 

 李龙笑着说: 

 “其实你也行哩。” 

 “我咋行?俺家是个小子啊。” 

 “明年好好种打瓜,收了钱别花,准备罚款,赶紧再生一个。眼下老家管的严,咱们这边农村最多就是罚款,你想再要一个,把罚款准备好就是了。” 

 陶大勇想着这还真是啊!以前不敢生,不就是怕交罚款嘛!明年别说像李建国这样十亩地赚五千多,哪怕赚个三千多,那罚款也能交了啊。 

 他的心一下子火热起来。 

 反正眼下不算农忙,大家就在李家院子里聊了起来。李建国干脆就在这里讲起了打瓜种植的一些技巧,比如泡种子,点播器,起垄,除草,防虫等等。 

 “老李哥,明年有虫的时候我还是过来找你吧。”许成军记得一脑袋问号,“那么多药也不知道咋分开。你们是咋弄着知道的?” 

 “小龙去八一农学院找的大学教授请教的。”李建国说了这个的时候挺自豪的。虽然自家目前还没出个大学生,他自己上学也只是上到一半,但李龙能去请教大学教授,人家还愿意讲,那就是厉害。 

 当然,顾博远也是大学毕业生,但那个搞的不一样。 

 李建国曾经给顾博远开玩笑,说他“秀才造反十年不成”,顾博远没有生气也没有反讥,反倒认真的想了想,还点了点头。 

 他真就只是个书生意气的书呆子,空有知识却没手段。 

 不然的话,也不会弄个妻离子散。 

 吴教授这样的人就不一样了,哪怕前些年去了种子公司,这一旦有了机会,立刻就进入八一农学院,恢复了教授身份。 

 没人来找顾博远。 

 这就是区别。 

 说种打瓜的事情结束后,李龙拿来了几副扑克牌,梁月梅端来了炒好的瓜子,这个比较对许成军几个人的胃口,他们干脆席地而坐,就在院子里打起扑克来了。 

 陆续有人过来,真就不需要李建国开口,许成军直接就把人拦了。 

 基本上就是那几句话: 

 “种子没有了,想找的话要么去炒货厂要么去其他种子公司。不要想在这里惹事,免得被集体的力量针对上。” 

 看着这么多人坐镇,这些人也识趣,或直接离开,或请教了李建国一些种打瓜的知识,然后就离开了。 

 李龙则开着拖拉机去了乡里,找铁匠又订制了二十个点播器。 

 铁匠铺没有弹簧,李龙说不需要,留着安弹簧的位置就行。 

 他在供销社有职位,想找些弹簧还真不难。 

 毕竟这年头有卖自行车的自然也有卖自行车零件的。 

 不然坏了怎么修? 

 别人不好买,或者并不会多买,但他不一样。这玩意儿是点播器的关键部件,多买一些没问题。 

 他也没打算卖,许成军等人过来算是还了买种子的人情,不过接下来他打算把这个小集体看能不能搞得更紧密一些。 

 李建国给他讲过,乱的那些年前,其实队里就搞过合作社和互助组,一起种东西,一起收,分红。 

 李建国此时也没想过,三十年后这个合作社在这里又盛行起来。 

 如果现在就把这些人团结起来,多搞一些赚钱的经济作物一起种,连续赚几年钱,这个小集体就会直接成为整个四小队最富有的集体。 

 接下来无论是干什么都会方便一些。 

 其他都是虚的,利益是长久的。只要大家一起种的东西,能一直赚钱,那么大家肯定就愿意继续跟下去。 

 李龙判断打瓜赚钱最多能维持三五年,接下来就得换其他的了。 

 毕竟规模是必然会不断的扩大,但市场的需求是稳定的,当市场吸纳不了那么多打瓜种子,价格必然要降,会一直降到合理的数字。 

 李龙他们就是赚最开始的几年快钱,就像那些资本赚“蒜你狠”之类的钱一样。 

 有区别的是李龙他们不需要炒作,只需要找到市场缺口比较大的农作物就行了。 

 真要说起来,李龙还是能找出不少的。只是需要像打瓜一样,寻找合适的出货口而已。 

 这年头说百废待兴有些过,但许多农作物是真的非常缺种子,种出种子的肯定是大受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