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运河景观带

 客套之后,孟哲圣开始转向正题,“宋局,趁着你正好在市区,有一项工作,我得跟你交接一下。” 

 但他不能直接说,欧阳瑞要与宋思铭见面。 

 那样的话,宋思铭大概率会拒绝。 

 必须以工作之名。 

 “什么工作需要跟我交接?” 

 宋思铭好奇道。 

 “市区的运河景观带,您应该知道吧?” 

 孟哲圣先问宋思铭。 

 “当然知道。” 

 宋思铭在制定青山市旅游发展规划的时候,为每个县市区,划定了重点,其中市区的重点,就是运河景观带。 

 一条大运河,半部青山史。 

 这是青山的一句老话。 

 说的就是穿城而过的大运河,对于青山市千百年来的影响。 

 青山最初建城的时候,并不在现在的位置,后来运河开挖,漕运兴起,人员逐渐向着码头聚集,才有了现在的青山城。 

 不过,随着近代河流改道,水量减少,以及上下游建设水闸,大运河青山段,已经不再承载交通运输功能。 

 如何把这条“废弃”的运河,利用起来,便成了一个大问题。 

 几乎每一任青山市市长,都会考虑运河的利用问题,但大多是小打小闹,有在运河旁边建公园的,有在运河上弄游船的。 

 从没有哪位市长,把运河作为一个整体开发。 

 直到梁秋香上任。 

 梁秋香上任之初,就提出在沿着运河市区段,建设运河景观带,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同时,兼顾商业开发。 

 所以,宋思铭制定青山旅游发展规划的时候,特意对梁秋香的思路,进行了延伸,给出了具体方向。 

 比如重建运河边上的水云寺,水云寺是一座古寺,建寺于一千多年前,极具历史文化底蕴,只是由于百年前发大水,寺庙被冲毁,如今只剩遗址,一旦重建起来,肯定能成为运河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 

 除了水云寺,运河两岸,在历史上,还有很多知名建筑。 

 比如郎川楼,再比如南华楼,再加上现存的青吟楼,以及重建的水云寺,三楼一寺正好构成运河景观带的骨架。 

 骨架有了,再往里填充血肉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