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应军的机缘(第3页)
欣喜之后,整个高三再次进入了紧张的备考状态,虽然每天刷题枯燥无味,但是在看到这一个月的成果之后,大家突然觉得刷题也是那般妙不可言。离高考还有一个礼拜,我也得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把今年高考题目的60%稍加修改(将数字换一个,或是加个了的)后混进了押题小组提供的试卷当中,最终能成就多少人就看他们的造化了。6月4号,离高考还剩三天,我找上了正在冲刺班奋笔疾书的老哥:“哥,收拾东西回家,剩下的三天你得好好放松放松。”同宗同脉,这点默契还是有的,老哥果断起身开始收拾课本资料。火都烧着裤子了怎么还放松呢?当班老师诧异之后冷汗刷地就冒了出来,这不是开玩笑嘛,要是其他人说回家放松放松那也就放了,可眼前这人是什么份量,可是有望冲击江浙省的高考状元,而且私转公基本上所有的希望都在此人身上,现在说要回家放松,这不扯淡嘛,赶紧掏出手机给冲刺班最高负责人应校长去了电话,说明了情况。如果说眼前的两人让他紧张吃紧焦急,那么电话那头给出的结论让他震惊百倍,因为他只听到了一句平静而又笃定的话:“李老师,随他去吧。”等老哥收拾完东西,我对那当班老师笑道:“李老师,三天后考场再见了。”老哥也朝着冲刺班一起奋斗过的战友们说:“诸位,三天后考场见,三月后高校再聚!”其他学生都只是抬头示意便又继续刷题,在尝到了刷题带来的甜头后,他们已经对此欲罢不能。
回到老哥家里,我从包中拿出今年的高考试卷:“哥,些试卷是昨晚老祖托梦与我,紧赶慢赶才搞出来的。”老哥接过试卷很费解:“老祖怎么还能出题?”我面不改色胡乱瞎编:“之前老祖托梦不是是咱家要出个当官的嘛,我想着他肯定是想让你当大官,既然要大官,那起点必须得高啊,在古代,状元郎不就是读书人当官的最高起点吗?”老哥翻看着试卷:“是这样子吗?”我继续瞎说:“应该就是这样子了。”老哥最后还是选在老祖的托梦,开始消化高考试卷。
2004年6月7号,整个奉城进入到限行模式,为一年一度的高考让路,随处可见爱心车队,为高考学子保驾护航。考场外面全是焦急等待的父亲或者母亲,一个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飞上枝头变凤凰。语文,数学,第二天的英语,理综文综,十年寒窗终将在这两天见分晓。2004年6月8号下午4点23分,第一位考生走出了考场,所有等待的老师家长工作人员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离高考结束还有半个多小时,在这场关乎一生的考试中居然还有人提前交卷的,哪一个不是把卷
子查了又查算了又算,即便是一个标点都会斟酌一二。看着迎面走来的少年,我挤到人群前面,举手挥舞着:“老哥,这边!”王寅挥着手小跑了过来对我比了个ok:“大姐,二姐,姐夫,弟弟妹妹们都来了啊。”大姐被我们保护在中间,也没问考得如何,直接小手一挥:“走,回家,叔伯们都在爷爷那。”一行人出了人群,来到一公里外的停车场,分别上了三辆车,哧溜一声,朝王家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