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琉璃生产本土化(第3页)

 “这个味道是真的好。” 

 “外孙女孝敬外公外婆也是应该的嘛。” 

 “反正她有钱,这点果子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 

 外公外婆对视一眼,齐齐叹气。 

 如果是寻常的外孙女,自己只要说“好吃”,她就会给。 

 可对着肖迎春,他们提不出口。 

 两口子瞬间觉得面前的果子都不香了。 

 外婆深深叹一口气:“算了,人家给的咱就吃一点,哪能问人家要呢……” 

 语气中带着淡淡的委屈和失落。 

 外公横她一眼:“不就是几个果子嘛?回头你想吃,我再去买。” 

 “买更好的!更大的!” 

 “一定更好吃!” 

 外婆不说话了。 

 老两口都知道:外面买的不可能更好吃了。 

 这样的果子,跟外面那些样子货完全不是一种东西。 

 想起肖迎春库房中那整整齐齐一摞摞的盒子,那都是水果? 

 外公心里更难过了。 

 …… 

 肖迎春没有在这种情绪中沉溺多久,因为傅辰安回了一趟天武朝,拿来了两个琉璃碗。 

 傅辰安满脸喜气:“这是琉璃工厂生产出来的。你看看如何?” 

 肖迎春认真看了看,莲花的造型,淡绿的颜色,不仅毫无杂质、造型美观、颜色也格外清新…… 

 就是现代卖的各种琉璃碗,也只能做到这种样子了。 

 肖迎春真心诚意地肯定:“很不错。” 

 “以后咱们的琉璃杯子、碗什么的,都不用从这边采购了,直接在那边生产就是……” 

 “这样我们就又能少运送一些货物了。” 

 傅辰安最高兴的不是这些琉璃制品能赚多少钱,而是“实现了本土化生产”。 

 天武朝能本土化生产,就不必依赖肖迎春和自己的跨时空运输。 

 两口子才有更多的私人时间,也更方便带孩子…… 

 肖迎春懂他:“那可恭喜你了。” 

 煤球、煤炉、琉璃、肥皂都实现了天武朝本土化生产。 

 光是这几样,天武朝就不可能穷。 

 还有果子,明年大批量挂果后,也能实现本土化生产和销售…… 

 甚至还能往肖迎春这边大批量销售…… 

 天武朝的钱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