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填线炮灰到横扫千星咸嘉湖灵感大王

第24章 幸存者(第2页)

 幸存下来的士兵,面对帝国空降下来的轨道伞兵时,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安珀眼前这支,被困在一处谷地的联邦士兵,就是非常好的例子。

 “啧啧啧啧,这打得也太臭了吧”

 让安珀发出这种吐槽的,是一支轻型机械化部队。

 约莫一个排的机动步兵,以及7台轻型装甲车辆。

 而趁着夜色伏击他们的帝国轨道伞兵。

 就在安珀所处的这处斜坡的正下方,以及谷地的对面。

 安珀大概数了下,应该不到20人。

 但这20人的训练水平,相对于联邦士兵来说,显然高出了好几个档次。

 当安珀被交火声吸引过来的时候,帝国轨道伞兵已经通过单兵反载具导弹,报销了头车和尾车。

 所谓‘掐头去尾打中间’的战术,在这个时代还是那么的好用。

 遭到伏击的联邦士兵们,几乎是在恐慌中依照着作战条例,下车就地反击。

 但在密集的火力压制下,联邦的机动步兵根本无法散开。

 他们完全被压制在了车辆附近,不少人在链炮扫出的火舌中,连头都抬不起来。

 更不要说让他们反击了。

 “你们联邦的这些士兵,技战术水平都不太行啊.”

 和安珀肩并肩趴在斜坡上的伊莎贝尔,看着被压制得抬不起头的联邦士兵,慢悠悠的说道。

 对此言论,安珀这会也确实找不到什么反驳的理由。

 毕竟这些‘边军’士兵,不论是技战术水平,还是实战经验。

 都没法和这次帝国投入战斗的轨道伞兵去比较。

 这些机动步兵在此前经历过的‘实战’中,火力密度最大的一次,估计就是数百暴民扔的石头

 反观帝国方这边,安珀不说他们有多强。

 但至少在伏击时的火力分配和攻击顺序方面,做得还挺到位。

 而且得益于装备到每个步兵身上的外骨骼系统,让他们的装备背负能力得到极大的加强。

 所以这个年代的步兵班组火力密度也同样大幅度提升。

 虽然只有20人的队伍,但除了常规的高斯步枪、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外。

 还有两挺25毫米链炮、一具便携式电磁炮,以及数量不详的单兵反载具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