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宣传篇11(第2页)

3.如果需要转账,建议选择次日到账方式,并于事后再次核实,以降低交易风险。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反诈骗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等各个方面。只有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协作与配合,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打击各类诈骗犯罪活动。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反诈骗工作任重而道远,不能有丝毫松懈。要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诈骗手段的认知度;持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惩治力度;还要不断创新科技手段,提升防范和打击能力。总之,反诈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各方齐心协力、持之以恒地推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积极采取有效的反诈骗措施,就一定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国家反诈中心提醒:

1.凡是“不要求资质”,且放款前要先交费的网贷平台,都是诈骗!

2.凡是刷单,都是诈骗!

3.凡是通过网络交友,诱导你进行投资或赌博的,都是诈骗!

4.凡是网上购物遇到自称客服说要退款,索要银行卡号和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5.凡是自称“领导”、“熟人”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

6.凡是自称“公检法”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7.凡是通过社交平台添加微信、qq拉你入群,让你下载App或者点击链接进行投资、赌博的,都是诈骗!

8.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让你先交钱的,都是诈骗!

9.凡是声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账号,否则影响个人征信的”,都是诈骗!

10.凡是非官方买卖游戏装备或者游戏币的,都是诈骗!

诈骗手法层出不穷、千变万化,但无论如何变化,其本质都是不变的。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三不一多”原则:

1.未知链接不点击

互联网时代,各种链接随处可见,有的是广告推送,有的是社交分享,还有的则是钓鱼网站。这些链接往往隐藏着各种风险,如果不小心点击了,很容易陷入骗局。比如,有些链接可能会引导你下载恶意软件,从而导致手机中毒或者被黑客控制;还有些链接可能会要求你输入个人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卖给不法分子,造成个人隐私泄露甚至财产损失。因此,对于那些来源不明的链接,我们要坚决说“不”,绝不能轻易点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

2.陌生来电不轻信

如今,电话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利用电话来实施诈骗活动。他们通过伪装成银行、公安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骗取受害者的信任,并试图获取他们的个人信息和钱财。因此,当我们接到陌生人的电话时,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对方所说的话。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可以挂断电话并向相关部门咨询确认。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随意透露给陌生人。

3.个人信息不透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个人信息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填写各种表格、注册各类账号等,这都涉及到个人信息的披露。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趁机窃取这些信息,用于非法目的。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要谨慎对待每一个涉及个人信息的环节。特别是在与陌生人交往时,更要格外小心,以免落入陷阱。此外,还要定期检查自己的账户和密码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及时修改密码,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

4.转账汇款多核实

在现代社会中,转账汇款已成为一种常见的交易方式。然而,由于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利用这一渠道来实施诈骗行为。他们通过发送虚假短信、邮件等方式,诱骗受害者将钱款汇入指定账户。因此,在进行转账汇款之前,我们一定要仔细核实对方的身份和账户信息。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对方沟通,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同时,也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以备不时之需。另外,如果发现被骗,应立即报警,并尽可能提供详细的线索和证据,以便警方及时侦破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