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宣传篇37(第2页)

李某果断停止了一切操作,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向警方详细描述了整个事件经过。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希望能尽快找到犯罪嫌疑人并追回李某损失的钱财。同时,警方也提醒广大市民要警惕此类诈骗行为,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电话或信息,以免遭受财产损失。

*诈骗手法

第一步:不法分子精心策划,开始行动。他们拨打受害人的电话,假冒成“银行工作人员”,语气沉稳且专业地告知受害人一个重要消息——微信支付的“百万保障”已经到期,如果不及时续保,将会面临一系列风险和损失。这个谎言让受害人瞬间紧张起来,对自身财产安全产生担忧。

第二步:不法分子巧妙地利用了人们对官方信息的信任心理。他们引导受害人亲自去查看自己的微信支付“百万保障”页面,通过这种方式,让受害人误以为不法分子真的是银行工作人员,并对其提供的信息深信不疑。这样一来,受害人就会被一步步引入陷阱,最终成为不法分子的猎物。

第三步:不法分子一脸严肃地告诉受害人,从现在开始,微信支付“百万保障”将不再免费赠送。如果不尽快取消这项服务,那么每个月将会被扣除一定金额的保险费用。不仅如此,如果不能按时缴纳这笔保费,还会对个人信用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征信出现问题。听到这些话,受害人不禁心生恐惧和焦虑,毕竟谁都不想因为这点小事而影响自己的信用记录。

第四步:见受害人已经被吓得不轻,不法分子趁机提出了解决方案——把钱转至他们指定的账号,作为“保证金”。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帮忙取消这份所谓的保单,并保证事后会退还所有转账款项。这个提议看似合理,但实际上却是一个陷阱,旨在诱骗受害人乖乖地把钱转给不法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