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五星皇帝朱元璋!大明第一功臣朱瀚(第3页)

 今天能够来到太学,听万户陶广义的公开课大讲座。

 已经是百忙之中抽出的一点空闲时间。

 大明王朝的皇家军官学院校,是朱瀚在大明刚成立的时候,就挂在心上的一件大事情。

 要想把大明王朝建设成一个近代化的强大帝国,一支强大的军队那就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一支强大的近代化军队,最重要的中坚力量就是它的中下层军官,这些中下层军官是军队的真正掌控者。

 有了一群靠谱的中下层军官,那就能够把一群士兵管理成为一群听从命令的战争机器。

 封建时代开始,所有人已经认识到了纪律和基层军官的重要性。

 只不过,封建时代的军队掌控人,其实都是大大小小的军阀。

 哪怕是皇帝,其实也是一个大的军阀。

 他们使用各种落后的手段来约束和训练士兵,往往忽略了中下层军官的正规化。

 近代军队的重大改进,就是把中下层军官的训练和指挥采用了一套完整的正规化流程。

 大明的皇家军官学校,就是包含着朱瀚的这个宏大心愿创立的。

 朱瀚今日要去的地方,正是应天府城外的皇家军官学校。

 他准备去视察一番,看看这一所寄予厚望的皇家军官学校在成立之后,里面的运行情况是如何的。

 毕竟,这里面可是承载了大明近代军队的精英们。

 望着朱瀚缓缓离去的四轮马车。

 赵敏拿着手中的那个银色小卡片,呆愣愣的站在了原地。

 说实话,她对于太学里面的那些所谓的儒家新学,没有丝毫的兴趣,每一次在听的时候都感觉头晕。

 特别是,那个大名鼎鼎的万户陶广义开讲的时候,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儿,赵敏听在耳朵里都是能够听懂,但是把它们连在一起之后,却是感觉云山雾绕,浑然抓不到重点。

 现在,这个所谓女子太学里面,肯定也都是这样的东西,立刻就是一阵头疼。

 但是,刚才听朱瀚的语气,似乎对于那个女子太学寄予厚望,说不定以后就能在那里经常见到朱瀚,多一些下手刺杀的机会。

 赵敏手拿着那张银色的名贴,一边走一边思索着。

 若是不去这女子太学,自己身上的盘缠也是不够用的,要是手中没钱,立刻就会被那个客栈老板赶出来露宿街头。

 赵敏思索再三,觉得自己也没有什么别的出路,只能是硬着头皮去打听一下这女子太学的事情。

 说不定自己将来刺杀狗贼朱瀚的机会,就是在这女子太学之中呢。

 “狗贼朱瀚,你自取死路,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赵敏心中恨恨的想到。

 。。。。。。

 金陵应天府,城外南山。

 这里原本是一片荒山野岭,蒙古人在江南驻扎的时候,曾经在这个南山周围圈起了一大片地,用来在城外游猎。

 自从朱元璋率军攻占了金陵之后,南山附近的这一大片猎场就被收归了官府。

 只不过,朱瀚并没有按照朱元璋原本的意思,把这里分给士兵和江南的百姓们,而是保留了起来。

 当时的目的,正是想要把它设置成一座军官学校。

 如今大明皇家军官学校就坐落在金陵城外的南山。

 这里四周草木茂盛,只有一条宽阔的大道通向了树林山中深处。

 在树林深处,原本是蒙古人在此修建的打猎休息用的园林。

 如今,园林已经被改建成了大明皇家军官学校。

 随着一阵阵的号角声响起,大明皇家军官学校的午间自由活动时间到了啊。

 罗贯中吃完了饭,走在军官学校的树荫大道上,手里捧着一本彩色插图的炮兵训练手册,一边走一边用心的背诵着里面的条文。

 罗贯中自从在浙江决定弃文从武之后,就自己一个人来到了金陵应天府。

 他的老师施耐庵,如今已经是官拜礼部尚书,而且还是作为大明皇帝朱元璋的从龙之臣入的内阁。在大明当中,施耐庵说话是分量十足。

 看到自己的当初的弟子前来投奔自己,施耐庵立刻就是把他引荐给大明皇家军官学校。

 施耐庵觉得,自己的学生罗贯中想要弃文从武,那也不能从大头兵开始,恰好朱瀚筹备的这个大明皇家军官学校,乃是将来大明武将的翰林院,自然要把自己的得意弟子罗贯中安排进去。

 因为有自己老师施耐庵的推荐,罗贯中进入大明皇家军官学校的过程可谓是非常的顺利。

 再加上他年纪轻轻,如今不过二十来岁,也正好符合大明皇家军官学校的录取标准。

 而且他自己通晓文学史料!

 对于新兴的儒家新学也是非常有研究,可谓是顶尖人才。

 进入大明皇家军官学校之后,前两次考核罗贯中得到了所有教官将领们的一致上优的评定。

 对于罗贯中来说……自己已经算是在大明武将领域里展露头角。

 不出意外,将来大明的将领当中必然会有他罗贯中的一席之地。

 而且,在大明皇家军官校中,罗贯中选读的科目是最受大明皇帝朱元璋和英王殿下重视的新兴课目——炮兵。

 大明开国的大功臣就是炮兵,屡屡在战场上树立奇功。

 随着大明王朝的建立,各种火炮的技术更是突飞猛进的发展。

 对于火炮的应用,已经是发展到了一门专业的学科。

 作为大明炮兵战术的推动者!

 朱瀚自然要在大明皇家军官学校当中设立炮兵这一个学科。

 罗贯中这种通晓古今,可谓是拥有超高文化水平的人,自然就被选拔到了炮兵学科当中。

 罗贯中也不负众望,对于炮兵这个学科也是非常的喜爱。

 甚至于,罗贯中闲暇的时候,书写自己最为喜爱的三国志通俗评话的时候,都喜欢写着写着就写上一句‘三声炮响’。

 虽然经过大明皇家军官学校的炮兵专业培训后,罗贯中已经知道三国时代无论是魏蜀吴,谁哪一家都不可能拥有火药武器。

 但他对于火炮的喜爱,已经是按捺不住了啊。

 每一次写三国志通俗评话的时候,要是不加上几句‘一声炮响’,那就总感觉缺点什么,罗贯中走在大道上,一边走着,一边默默背诵着炮兵学科的操练手册,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必背科目。

 知识面从三磅炮到四十八磅炮,甚至还有七十二磅的海军重型炮,至于这个火炮为什么以磅为单位,罗贯中也是一头雾水。但是作为近代军队的一个标准特征,那就是严格执行操典,无论理不理解,先执行了再说。

 所以,对于手中有些晦涩难懂的《炮兵操练手册》,罗贯中虽然是有许多不太明白,但是第一原则就是要把它熟背。

 他一边走着一边背诵着《炮兵操练手册》。

 忽然,没有注意前方,一下撞到了一个人身上。

 “哎呀!”罗贯中差点摔倒。

 他连忙抬头看去,只见一个穿着将官常服的年轻人,正在自己的面前。

 在这个年轻人的身后,还有两个五大三粗的护卫!

 罗贯中定睛一看,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将领军服上竟然是挂着三颗金星,而且有两条宝剑条纹。

 年纪轻轻就是上将军?

 罗贯中的心中大为以后惊骇。

 “你是什么人?”朱瀚被眼被突然冒出来的这个人撞了一个满怀,要不是自己经常勤习武艺,只怕被他给撞倒了啊。

 “罗贯中,大明皇家军官学校的一期生。”罗贯中连忙说道。

 一听到这个名字,朱瀚顿时感觉世界真是奇妙。

 他从施耐庵口中听过,说他自己有一个学生想要进入皇家军官学校就读。

 当时朱瀚就大手一挥,给了施耐庵一个特批令。

 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当初特批的那个人,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罗贯中。

 作为《三国演义》的忠实爱好者,朱瀚没有想到大作家罗贯中竟然投笔从戎来到了自己的麾下,真不知道《三国演义》还能不能顺利问世。

 朱瀚看到眼前的罗贯中,只见他相貌堂堂,身材中等,浑身上下有一股干练精气神,很显然,皇家军官学校的三个月训练,让他身上扫出了原本的文人气息,全是雷厉风行的军人气质。

 “原来你就是罗贯中。”朱瀚笑了起来。

 “你听说过我?敢敢问阁下是?”罗贯中有些发蒙。

 这时候,从旁边闪出了一个中年人,对罗贯中说道,

 “此乃英王殿下!罗贯中,你还不速速参拜!”

 罗贯中一听,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竟然就是名闻天下的英王朱瀚,顿时便激动了起来。

 “在下罗贯中,见过英王殿下。”罗贯中啪的一个立正行礼。

 行的礼是抱拳礼,作为一支近代化军队的标志特征,朱瀚早已经下令在皇家军官学校当中取消了原本的一切跪拜礼。

 除了在跪拜大明皇帝之外,其余见所有人都是执行这一套全新的军礼!

 也就是挺胸抬头立正,然后在胸前振臂胸甲,或者是抱拳行礼。

 罗贯中看朱瀚的眼光中透露出无比的景仰。

 对于他来说,朱瀚与朱元璋兄弟二人可谓是天人的传奇。

 从古到今也没有如此厉害的人,不过四年就建立了一个如此强盛的大明王朝。

 哪怕是当年的汉高祖刘邦,也不过是三年入关中,然后共用了七年才定天下。

 如今大明虽然没有彻底铲除与蒙元残余势力和陈友谅等地方势力,但明眼人都已经知道,大明气势如虹,扫除这些割据势力,已经是时间早晚的事情,根本没有当年刘邦项羽不分胜负的鏖战。

 所以,罗贯中一看到眼前活生生的大明英王朱瀚,立刻就是激动起来。

 原来这就是大明第一功臣!

 作为全新的军官将领制度,朱瀚设置的新军制度中,基本上采用了更加简洁利落的近代军官服饰,只不过保留了华丽的装饰,通过服饰上的金星徽章纹路等来区分官职大小。

 整个大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新军戎服是五颗金星!

 太子储君的戎装服是四颗金星,但是他们都是不属于将领官职,而是君主。

 真正的将领官职,是以三颗金星的上将军开始。

 整个大明挂上将军衔的人屈指可数!

 不过仅有英王朱瀚,开国公徐达,开国公汤和、开国公周德兴。

 还有皇帝陛下的便宜老丈人滁阳王郭子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