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为国举贤(第2页)

 因为这事太微不足道了,压根儿就没想过。

 而更难得的,还是这份敏锐的洞察力。

 分明没参与,只听,就及时纠正了错误,避免了可能带来的一堆问题。

 后来那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更是精髓。

 堪称神来之笔。

 若果真做到那个地步,则百姓可以通过养羊产奶增收,所有人都可以享有酸奶自由,那就不是坏事,而是大好事了。

 届时,没准史官都要浓墨重彩记上一笔——大唐贞观有酸乳,酸甜可口,物美价廉,人人可饮之……

 这要流传到后世,搞不好比开疆拓土更能彰显荣光。

 毕竟,国泰民安才是硬道理!

 否则,那些史官可不会惯着你,暴君,昏君,桀纣,穷兵黩武……

 变着花样,黑得你哭。

 关键是,还不少赚钱。

 看似价格降低了很多,人人都吃得起,利润薄了,可吃的人多了。

 人多力量大。

 聚沙成塔,积少成多,没准赚得更多。

 如此一来,便是朝野称颂,要名有名,要利有利,一举多得。

 也因为此,他忽然就有点明白了,狐疑道:“丫头,你该不会是想为那厮求官吧?”

 “女儿可没这么说。”

 “女儿只是觉得,这件事,应该告诉爹爹,而且,女儿做这件事,希望得到爹爹的支持。”

 虽然的确就是那个意思,但是,长乐是不会承认的。

 她心里也清楚,想要让陈远真正入仕,并不容易。

 这时长孙皇后乐道:“如何,被亲闺女算计的滋味不好受吧?”

 “还好。”

 “况且这也不能叫算计,这叫,为国举贤。”

 “这也说明,勋阶之外,把那厮的散阶之位提上来是对的,朝廷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官员。”

 李二哈哈大笑,丝毫没有不悦。

 原本他就存了让陈远入朝为官的心,若非如此,不会授散阶。

 而今,这份心越发坚定。

 说完,又问长乐到底打算如何实施。

 长乐也仔细想过了,道:“女儿想三管齐下,首先,把奶价降下来,其次,额定每户收购的量,最后,觅地建一个大作坊。

 如此,便不会奶贵伤农,不会使得农田荒废,养羊产奶,也会如同养鸡产蛋一般,为千家万户带去额外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