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莫非他是后世之人?

 确实是个问题。

 武曌也好,武则天也罢,这个女人,陈远很确定,他是不喜欢的。

 可他不喜欢的,仅仅只是这个女人当皇帝。

 那现在人家还是个小学生,天真烂漫,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八字没一撇呢!

 而身为皇帝,李二不杀李承乾,难不成还杀不得区区一个武曌?

 真以为这皇帝吃素的,真以为玄武门弑兄杀弟逼父退位是假的?

 不可否认,李二的确有魄力,有度量,也有足够的自信。

 这样一位皇帝,自信,不对武家下手,也并非没有可能。

 只是那种可能性着实是太小了些,怎么想怎么觉得靠不住。

 可问题是,这种事他貌似也插不上手啊!

 这种事,除非皇帝是真没放在心上,否则,他有的是办法让人死得不明不白。

 甚至有可能,风声一起,武家人主动就把事情给办了。

 总不能为这事他跑去跟皇帝叫板吧?

 那又不是永嘉……

 可是,要真发生了,感觉这笔账还是要算在他头上。

 关键那还是个“小学生”,无缘无故的,没犯错,什么都没干。

 ……

 官道上,骏马飞驰。

 尽管时间尚未过去多久,但因为参与的人力畜力够多,又有相应的管理激励机制,使得长安到骊山这条路,俨然已经到了即将竣工的地步。

 此时的长乐却没心思关注这些。

 武曌会不会因此而遭遇横祸,香消玉殒,也暂时不在她的考虑范围。

 这不是忍不忍的问题。

 这是人性。

 人有远近亲疏,这家里的问题都还没解决呢,去关心一个外人,她是疯了吗?

 所以她归心似箭。

 此刻的她就一个想法,那就是赶紧回宫,把史书给母亲过目。

 好处是很显然的。

 如果说这世上还有一个人能劝住父亲,那么那个人一定是母亲。

 母亲也是最了解父亲的人,她会比她更清楚,史书到底要不要给父亲,事情究竟该怎么处理。

 这也意味着转圜的余地,不论如何,事情都不会变得很糟糕。

 运气也不错。

 尽管随着预算制度的确立,很多事情不用再一直盯着了,可偶尔出去看看,视察视察,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