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章 晋江正版阅读(第2页)

 时书阳光开朗,老人亲切:“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刚遭了兵祸,年轻些的要么死了,要么被捉去从军了。田不耕要荒废啊。”

 时书:“兵祸,就是这次淮南路的叛变?”

 老人道:“是,说来话长了,你们刚从山上下来,看见仪宁花了?”

 时书好奇起来:“看到了,漫山遍野。”

 “那就对了。这花以前是没有的,”老人打开了话头,“几十年前人从外邦带来。原本我们都叫它‘哭死树’,那果子红彤彤看着十分甜美,但吃一颗立刻掉眼泪,里面藏着剧毒。本来,我们一直都没把这树当回事,但十年前,殷蒲那个太监来了舒康府做发运使,居然被他发现哭死树的花和果实颜色极美,可以用来染布,染出的布鲜艳明亮,宫里的大人物要都要不及!”

 “安州历来贫困,城外河流接着山泽,全是土堆土丘,也正是这仪宁花生存喜水,只有在安州才能种起来。所以,一向贫困的安州,靠这仪宁花纺织布匹进贡和售卖,谋了生,我们大家也都有了活路。”

 时书听他说:“然后?怎么从好事变成坏事了?”

 “哎,不让种田了,都去种树。这太监嫌河流运力不足,每次粮食和布帛要发往舒康府后才能运送东都,被人吃了回扣。他就想了个法,要把安州的白鹭河开垦出来,挖通流向东都的长江直接运输!”

 “结果挖了五六年了,四处征夫,害得安州户户家破人亡,男人挖河道,妇人种仪宁花织布染布,不让见面,不做就换不到粮吃,又打又骂,日以继夜,这怎么能不造反呢?!”

 ?想看若星若辰的《我是卷王穿越者的废物对照组》吗?请记住[]的域名[(.)]?▆?@?@??

 ()?()

 时书心中泛起涟漪:“把人当畜生用……居然这样。”()?()

 “这下好,现在安州人都死绝了!那些太监也被叛民一涌而入,杀成肉筛子千刀万剐,吃肉喝血。现在就剩我们这些老的小的,算了不说喽,再不下地田都要荒芜了。”()?()

 老人牵着牛,摇着头,缓慢地走到水田中。()?()

 “仪宁花的果实,一碰就掉眼泪,这种不详的树,还真导致了不好的事。”

 “……”

 时书和谢无炽走在流水潺潺旁的大道上,两侧水田里稻草青绿,时不时听见蝉鸣蛙叫。

 谢无炽单手牵驴嚼子:“开凿白鹭河,缩短距离,在经济社会和军事上都有作用,这其实是一个好的决定。”

 时书不解:“那为什么好的决定,却会诱发不好的结果?”

 谢无炽:“跟修筑隋唐大运河一样,直接影响着经济重心的从北向南移,更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但隋朝也灭亡于修筑运河,征用民力太过,民不聊生。”

 时书:“这么可悲?”

 “聪明是一回事,执行是一回事。人心肉长,谁干活干累了都要骂人,不给饭吃会愤怒,被羞辱被欺凌会伤心难过。痛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疯。这群役夫,大概就是忍无可忍,爆发了。”

 时书:“我理解!要换我去挖六年的河,我也想杀人。”

 两个人走了一会儿。天黑之前,就能到舒康府城门外了。

 谢无炽侧过头,似乎很在意:“刚才问你的话还没回答,昨晚梦到了谁?”

 时书:“……没有梦。”

 谢无炽声音淡淡:“是吗?”

 一下搞得时书心里又起起伏伏的。

 天快要黑了,路上的人很少,不过往前走,前方出现了三三两两的百姓。与其说是百姓,不如说是灾民,看起来一无所有,等着州府放赈的粥米,吃过了,分散开,有的回家,有的漫无目的地游荡。

 通衢大道有官兵巡逻把守:“领了粥就走啊,领了粥就走,不要打架不要闹事,来的都有!”

 舒康府城门外,没有任何繁华热闹,只有战役之后无家可归的灾民。年轻的被抓去继续开凿运河,女人和老人孩子,就在城门外搭起木板棚子,这么睡着等救济。

 粮食都被掳走了,房屋和家产被战火烧了,幸存者要用多年修复创伤。

 “什么人?”

 “公文在此,进城办事。”

 时书和谢无炽,天黑之前进了城。

 时书前脚走时,那守城的人说:“进去了,暂时就出不来了啊,最近只进不出。”

 时书:“为什么?”

 守城人:“来的路上,你还没看见?”

 时书不解,谢无炽牵着驴子带他进了门去。

 城内萧条,营业的店铺极少,家家户户开着大门

 ,一个火盆,盆里烧着黄纸,耳朵里无穷无尽的哭声,地上洒满雪白的纸钱。也许是傍晚的缘故,阴沉天气中愈发萧条了,纸钱升起的烟雾像霾一样,把这座城池都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