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养婿云何梦晚

第453章 一饮一啄,皆有定数(第2页)

  “陛下圣明。”

  众大臣齐声道。

  周缙问道:“林振可有回信?”

  林振一个月前被周缙指派为使节,出使贺国大同,面见贺国皇帝拓拔野,问其在大同陈兵二十万,到底意欲何为。

  其实双方都心知肚明,你来我往,互相派出使臣,不过是在互相试探罢了。

  贺国是不是真的要打,大魏会不会从中妥协,都是双方急需知道的。

  但没有人是傻子,拓拔野不想大魏吞并乌桓,却也不想与大魏真正开启大战,原因也很简单,贺国比大魏穷的多,一旦两国开战,贺国能快速取胜还好,若是不能,贺国很可能被拖垮。

  如果贺国有这个财力根本不会等到现在。

  拓拔野没有必胜的把握,这才是其犹豫的根本。

  苏牧算准了贺国没钱打这场仗,且为了不激怒拓拔野,选择了先收河西走廊。

  如此一来,大魏与贺国就有了谈的余地。

  至于谈的如何,就要看双方使节的个人能力了。

  徐济道:“林振奏章中说,拓拔野要求我们将河套地区归还乌桓,他已严词拒绝。”

  周缙道:“贺国皇帝如何说?”

  “拓拔野不答应,扬言要举兵犯我河东。”

  周缙冷声道:“哼,朕怕他来犯?”

  以周缙往常的性子,是绝对说不出这种话的。

  他考虑的太多了,乌桓、贺国、幽州都在他考虑的范围。

  他惧怕河东和河北路同时陷入战火,那样即便打胜了,大魏的国力也会彻底衰弱下去。

  但苏牧给他的密信中说,对待贺国时不能露怯,让他务必强硬一些,拓拔野未必敢轻启战端,只有他的态度足够强硬,才能迫使拓拔野退缩。

  当然苏牧也不是无的放矢,信中跟周缙直言,若贺国真的入侵河东路,他肯定会带领军队将其打败,并且反攻回去。

  而苏牧对于幽州的看法,就更加直接了,幽州若敢动,他会帮周缙将幽州一起收回来。

  周缙拿着苏牧的密信看了又看,心中高兴的同时,又觉得很不真实。

  但如今的局势,显然没有更好的选择,吃到嘴里的肉,没有再吐出来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