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养婿云何梦晚

第1196章 统统拿捏(第2页)

  她点点头,说道:“不必增印交子,向民间发行些国债吧!”

  国债的概念同样出自苏牧所著的金融教材。

  此间大臣多少了解。

  以国家的名义向民间借债,期限一到再还本付息。

  最近几年朝廷并不缺钱,故此,还没有机会用到发行国债的金融手段。

  王钧扯了扯嘴角,“圣人为何不动用内库?”

  苏牧和沈云初的小金库富可敌国,这是上到朝中大臣,下到民间百姓都知道的事。

  内库有钱不用,反而举国向民间借债,这很不合常理。

  “是啊!为何不动用内库?”

  大臣们窃窃私语起来。

  他们也不能理解。

  “非是本宫不愿。”沈云初摇了摇头,“内库最多的是金银和绢帛,利于流通的交子并不多。举国借债借的是百姓手中的交子,到时候还本付息的也是交子,王尚书还不明白吗?”

  这倒不是虚言,给迁徙百姓发放完赏赐后,内库中的交子就会耗尽,自然无法再拿出交子给军队。

  交子已经成为了大魏的流通货币,金银储备成为了交子的锚定物,已经不能随意流通了。

  既然不能增印,就只能借了。

  发行国债,从百姓手中借钱,等到借贷到期,大魏境内的物资和金银储备会增加很多,朝廷便可以增印出与之相应的交子,连本带息偿还给百姓。

  这是一个完美的闭环,朝廷并不需要付出什么,就可以凭空拿走这一大笔交子。

  大臣们用他们仅有的智商,仔细思考着这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情况。

  “圣人,国债发行几何,利息几何,期限几何,又是何人购买?”

  王钧问道。

  沈云初不假思索地道:“四千万贯,十年三成利,凡大魏之民皆可买。”

  一年百分之三的利率在此时并不高,但这是国家借债,本金不存在打水漂的可能,利息虽然低了点,却贵在持续稳定。

  家有余财,又没生财之道的人,必然会投钱进来。

  大臣们面面相觑,都在心里计算利率得失。

  之前,大魏以铜钱为货币,朝廷独享铜这种贵重金属的开采权,而大魏境内(除川蜀外)产铜量巨大,导致大量铜钱在人们的库房里发霉发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