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郭得纲说三国演义

 大唐的造纸业、印刷业、书纸业()?(),

 他再清楚不过了。

 如果新华书店只是在长安城里卖纸()?(),

 三味书屋还真不惧。

 他唯一担心的?()?13?@?@??()?(),

 就是燕王府每一次都能给人惊喜()?(),

 大赚特赚,有了前车之鉴,郑掌柜不得不谨慎。

 “我派了几个人,每天都在盯着,造纸作坊买了不少木材和竹子,却没买多少树皮。”

 “哪像咱们郑家的纸,要用上好的桑皮、麻布丝,再经过四十九道工序,才能制成。”

 阿三言语之间,充满了不屑,对燕王府的造纸作坊不屑一顾。

 “我听说那间工坊里有十多台水车,是为了辅助研磨造纸原料的吗?”

 阿三这么一说,郑掌柜却是一点都不担心。

 那些水车是长安城里的一道风景,虽然不能直接在水车旁边看,但也能远远的看着。

 水车上有很多机械,用木槌敲打着凹槽里的材料,想要保密是不可能的。

 “掌柜的,是真的。依我之见,主要还是燕王府的造纸作坊偷工减料,用了许多木料,使得捣制材料十分困难。”

 阿三能当上郑掌柜的心腹,自然是有两把刷子的,这番分析,倒也并非全无道理。

 可惜,他遇到了来自未来的李想。

 “但愿如此。这几天,你多关注一下附近的新华书店,我有种不好的预感。”

 ……

 在大唐,长安城里读书人最多,国子监便是长安城读书人最多的地方。

 明天新华书店将开张。

 这一次,李想亲自出马,要为自己的书纸铺子打出了名气,提升《三国演义》的销量。

 “东野君,今早前来拜见燕王,您猜猜看,有没有得手?”

 “梅川君如此高兴,莫非今日见过燕王?”

 倭国人来到长安城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对于燕王府在长安城之中的势力,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偶尔也会派东野阿西或者是梅川内库前来拜访李想,不过平日里,他们是很难见到的。

 “是啊,不仅见过,而且,他还给我送了一本书。”

 “燕王给了你一本书?梅川君功夫不负苦心人啊。”

 以往,别说收礼,就是往燕王府里塞一堆东西,也未必能见到管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东野阿西刚打开那本书,就被这首诗给震住了。

 “大人!东野阿西大人,怎么了!”梅川内库看着东野阿西那一脸懵逼的模样,心里痒痒的。

 这本书到底是好看,还是不好看?

 早知如此,在得到这本书之前,他就应该先翻开看看。

 什么正使副使,自己在国内的地位,可不比这位低。

 “不愧是长安城第一才子,燕王赠书,此词想必是出自他之手。”

 东野阿西继续看着前面的诗,一副如痴如醉的样子,梅川内库好奇的不得了,也顾不得什么礼节了,凑过去看了起来。

 ……

 五和居。

 五和居是长安城里最好的酒楼,自然有专门的说书先生。

 在这个还没有电视,电话,报纸的时代,说书先生就成了酒楼必备的职业。

 而说书先生的水平,对于酒楼生意的好坏,影响极大。

 像是五合居这样的顶级酒楼,说书先生的水平,在整个长安城之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说起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怎么样,有没有感觉到一股磅礴的气势扑面而来?”

 郭得刚今天顶着两个黑眼圈,信心十足的开始了他的第一个故事。

 郭得刚是长安城之中,有名的说书先生。

 李想的计划,就是要让新华书店火起书人。

 前世的时候,每一家汽车公司都会邀请媒体去旅游景点试驾,吃好喝好,报销机票和住宿费,最后还会有一笔不菲的报酬。

 为什么?

 无非就是想推销一下自己的产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