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瓜州有点甜
第1043章李世民打算给李渊修建大明宫(第2页)
管事根本没把李想的话放在心上,就算真如李想所说,那又如何?
“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
当然,李想并没有告诉众人,他只是想要寻找一些大唐还没有普及的植物。
历史上,外来的植物花卉,大多是汉朝、明两代传过来的,前者打通西域,带来了很多新鲜的东西,比如胡桃,萝卜,葡萄等等。
明朝就更不用说了,航海时代,土豆,红薯,西红柿,玉米,花生,这些在后世很常见的东西,都是在那个时期传入华夏的。
后世很多人都在为大辫子王朝洗白,说它是多么的繁荣昌盛,人口增长了多少。
其实辫子朝人口增长,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的出现,吃饱喝足,比前朝要容易得多。
……
就在贞观八年春,朝堂之上,发生了一件大事。
李世民正式任命了李靖和萧瑀等十三位使者为钦差大臣,代他巡视各地,要求他们“察吏贤不肖,察民疾苦,敬老,救济贫弱,任用积年之士”。
可以说,这是一项很好的改善地方官员管理水平的举措。
毕竟,圣旨上说的很清楚:见钦差如见朕。
而且,从这几个被任命为钦差的人来看,这些人都是朝中的重臣。
不过,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这些人中,有不少人的身份都比较特殊。
李靖乃是一代军神,不说他的功劳有多大,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君王忌惮了。
至于萧瑀,那就更不用说了,是个老臣,经常和李世民作对,罢免宰相东山再起几次了。
武德老臣王珪……
陈叔达是个老实本分的老臣。
不管怎么说,经过这一系列的事情,李世民已经完全掌握了朝堂。
李世民虽然击败了东突厥,但是却并不像现在这么稳固。
然后,朝堂上就有人提出了建议,修建夏宫,作为太上皇的避暑之地。
李世民是如何登上皇位的,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
现在的太上皇李渊,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