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大唐的铜钱荒和劣币(第2页)

 古代的文人,对于经商之道,向来都不怎么重视。 

 就算是一些经商之人,在这方面颇有造诣,却也始终得不到朝廷的重视。 

 “这种劣币,所含铜量相当于开元通宝的六成,可以说是暴利之极。光靠禁令,是不可能完全禁止的。” 

 戴胄的话虽然难听,但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与其堵,还不如疏。不过,这些铜是从哪里来的?” 

 温彦博话音落下,整个宣政殿都安静了下来。 

 华夏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国土辽阔是事实,但是物产多寡,就很难说了。 

 比如黄金、白银、青铜,在大唐的任何一座矿山,都不可能有这么大的产量。 

 否则,丝绸这种东西,也不可能长久地作为交易的媒介。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铜钱风波就已经有了一点苗头,只是一直没有人想出解决之道,所以一直拖到现在。 

 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货币来进行贸易,那就是一件非常不方便的事情。 

 这使得劣质铜钱得以生存。 

 “陛下,要不,我们去问问燕王?” 

 戴胄见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便提议道。 

 这几年来,李想带来的种种变化,户部可以说是最清楚不过。 

 如果说长安城里最赚钱的人是谁,李想称自己是天下第二,谁敢说是第一? 

 各种手段层出不穷,源源不断的往燕王府送钱。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财神转世、当代范蠡陶朱吗? 

 “陛下,这件事情,燕王府的反应应该是最大的,或许,燕王殿下真的会有一些让人意外的想法。” 

 房玄龄显然对李想非常信任,一听戴胄的话,立刻就同意了。 

 李世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快去传想儿入宫去!” 

 在几位大佬商议下,正在陪女儿玩的李想,就在寒风中匆匆入宫了。 

 “拜见父皇,拜见诸位国公。” 

 李想刚到宣政殿,就看到一群大佬,正眼巴巴的等着他,顿时吓了一跳。 

 他只是一个闲散的王爷,对于朝廷里有什么大事没有丝毫兴趣。 

 一次能解决,两次或许能解决,但总有解决不了的时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