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赞普,唐人到处抓我们的人当奴隶(第3页)

 

松赞干布之父原为山南部族的首领,他南征北战,统一吐蕃。

 

就算是在很久以前,吐蕃的都城也不是落右城,而是在山南的琼泽城。

 

所谓的山南,指的就是后世的林芝,这里的海拔比落叶城要低很多,倒是一个适合种植的地方。

 

这里的牧民会种植大量的青稞,同时也饲养着一些牛羊。

 

吐蕃实际上是一种半农半牧的奴隶制度。

 

“想要攻下松州,必须速战速决,打完这一仗,我们还能赶得上丰收。”

 

无论是禄东赞还是松赞干布,都没有想到吐蕃对松州的进攻会以失败告终。

 

实际上,一个国家的力量,对上一个毫无防备的州郡,成功并不奇怪。

 

当然,任何胆敢冒犯大唐的人,都会受到惩罚。

 

“山南的兵马已经不少,我们从罗谷城调集数万兵马,再加上羊同的人马,应该足够了。”

 

随着松赞干布、禄东赞的决定,更多的人开始在大唐的边陲兴风作浪。

 

而同一时间,薛延陀的儿子真珠可汗,也是一脸的兴奋,策马而行。

 

薛延陀失去了最大的竞争对手,这些年来迅速的扩张。

 

虽然大唐在东突厥的故地建立了都护府,以控制一方,但是大部分的地盘还是落在了薛延陀的手中。

 

如今真珠可汗麾下的兵马足足有二十万之多,就连大唐的军镇将领都感觉到了一丝不安。

 

薛延陀虽然离定襄很近,但是很多牧民已经变成了专职的牧羊人,战斗力下降了不少。

 

不过再往北,定襄对他们的影响就比较小了。

 

可以说,李想在草原上的布局,还远远谈不上成功。

 

薛延陀实力渐强,虽然还不至于和大唐撕破脸皮,但边境时不时就会发生一些冲突。

 

这一点,定襄商会深有体会。

 

李想听完马周的汇报,让秦怀玉在薛延陀的地盘上,安插一些眼线,以防万一。

 

贞观十二年,大唐相对平静,并没有太大的动静。

 

不过,这世上总是有些不安分的家伙,该收拾的时候,自然有人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