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吐蕃大败,侯君集郁闷没军功(第2页)

侯君集的义子侯昌站在侯君集的身后,脸色阴沉的说道。

本来想着,这一次父亲领兵,他能立点功,回去封个官,舒舒服服的享福去了。

但现在看来,却是失算了。

“这些土藩的家伙,还真是狡猾。传令下去,我们在这里扎营休息几天再回朝。”

侯君集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土藩的人已经逃走了,他总不能杀无辜百姓去邀功吧?

现在不是隋朝末年,如果他敢这么做,恐怕不需要御史们的弹劾,就会有士兵跳出来反对。

他这支队伍,除了侯昌等几个义子是他的私兵外,其他人都是从其他地方调过来的,只是暂时听命于他。

松赞干布率军向山南进发,忽然打了几个喷嚏。

鲁东赞连忙叫来军中的郎中,查看松赞干布的身体状况。

这一战的失利,对松赞干布在吐蕃国内的威信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如果他的身体再有什么闪失,那吐蕃内部可就真的要出大事了。

……

贞观十二年,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但实际上,却有许多影响深远的事情在发生着。

吐蕃大败而归,薛延陀的内乱自然也就不说了。

而西突厥内部也发生了严重的内乱,欲谷设自称陆可汗,与咥利失打得难解难分。就这样,双方在伊列河上划出了一条界限,共同统治着这片土地。

这也是大唐未来消灭西突厥人的基础。

当然,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并不是每一个事件都对大唐有利。

而远在中东的阿拉伯人,则是在这一年,占领了耶路撒冷。

从那以后,阿拉伯开始向中亚扩张。

与此同时,辽东那边,高句丽人也蠢蠢欲动。

一方面,高句丽人在渤海岸不断的受到捕奴队的攻击,人口急剧减少。

而另一边,经过多年的积蓄,高句丽人觉得已经有了和大唐抗衡的实力。

人呐,真的很难认清自己。

大运河真是了不起,使杭州与洛阳直接相连。

再加上长安和洛阳之间的水路已经打通,大唐在水路上的发达程度,远超任何一个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