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 早稻成熟,请戴胄房玄龄观看(第2页)

 

否则的话,长安城附近,根本就不适合种植双季稻。

 

现在长安城里的早稻已经成熟,杭州、明州那边,应该已经收得差不多了。

 

这是李想第一次在大唐见到水稻,不过,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对这方面的知识却是了如指掌。

 

就拿后世的高产水稻来说,光是稻穗,就能长到十五厘米以上,每一粒谷粒都很饱满,亩产能达到一千斤。

 

不过,刘进虽然很高兴,但李想却不这么认为。

 

这个产量,还不到前世的一半,最多也就是两三百斤而已。

 

“王爷,这个已经很好了,我听说有个种水稻的江南商人说,这里的水稻长势很好,比别的地方都要好。”

 

刘谨不明白,为什么李想还不满足。

 

“不管怎么说,总算是解决了两季种植的难题,一年能产个四五百斤,这可比粟米强多了。”

 

大唐的水稻,就算是南洋的水稻,也无法与后世的杂交水稻相比。

 

从这一点上来说,袁院士才是真正的英雄!

 

“要不要请户部的戴尚书过来看看?”

 

李想推广水稻的目的,刘谨是非常清楚的。

 
现在早稻已经成熟,虽然现在还没有插秧,但双季稻已经可以在大唐普及开来了。

 

“好,那就送个帖子给他们,看看他们有没有兴趣。”

 

李想并不打算推广菘菜,但水稻还是要尽快推广到大唐到。

 

在这个时代,粮食的产量并不高。

 

普通的农民,对风险的抵抗力很差,一旦发生饥荒,很容易就出现家破人亡的情况。

 

……

 

燕王府种水稻的事情,在长安城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不过,现在才六月,李想就邀请他们去看水稻的收获,戴胄和房玄龄的脸色都变得古怪起来。

 

不过,考虑到燕王府的诡异之处,第二天一早,所有人都去了燕王府。

 

随后,李想亲自带着他前往早稻田。

 

“南洋的水稻,果然与众不同,这么快就成熟了。”

 

房玄龄看着眼前的金色稻田,有些惊讶。

 

还真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