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8章 亩产三百斤,房家二郎出息了(第2页)

 

戴胄一脸的兴奋之色,不停的捋着白胡子。

 

“咳咳!”

 

李想打断了戴胄的胡思乱想,道:“戴大人,这里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并不多。最重要的是,大部分人都吃不惯大米,如果想要推广大米的话,最好是江南道或者山南道。”

 

江南的水很多,温度也比关中要高很多,最重要的是,这片区域和运河很容易就能连接起来。

 

李想想了想,山南道在江汉平原,那里也是一座重要的粮仓。

 

只可惜,在大唐,那边的发展还是非常缓慢的。

 

要知道,襄阳可是华夏最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

 

当然,李想之所以选择山南道,也是因为靠近长安城。

 

山南道这边水稻种植发达,再往南,便是江南道鄂州。

 

鄂州,指的是如今的武昌,也是一个很好的农业基地。

 

“燕王殿下所言极是,南洋的水稻产量远超江南道。如果要推广的话,最好是在江南道。”

 
房玄龄对李想的提议,自然是言听计从。

 

虽然在任何一个地方推广,都能提高水稻的产量,但如果选错了地方,难度会增加。

 

就拿河北道来说吧,你让他们种水稻,他们会不会造反?

 

宣政殿中,君臣和睦,气氛融洽。

 

“陛下,我之前还在抱怨燕王殿下让二郎去南洋的事情,现在看来,燕王殿下真是高瞻远瞩,从南洋弄到了这么好的种子。”

 

房玄龄等人离开田庄后,第一时间就去了皇宫,面见李世民。

 

几个大臣都在夸赞着水稻,李世民原本还有些怀疑,但现在看来,水稻的产量是真的高了。

 

“这件事,是朕的错。这一次引进南洋水稻,他立了大功,今年秋天成亲之后,就让他和高阳在长安城里好好过日子。”

 

如果说李世民之前将高阳公主嫁给房遗爱,只是为了巩固自己和房玄龄的关系,那么现在,他对房遗爱也产生了一些兴趣。

 

说起来,房遗爱之前的名声,实在是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