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7章 长孙家也打算建书院(第3页)

石初八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虽然明年搞稻鱼混养的人会越来越多,但只要不花太多的成本,还是能赚不少钱的。

这可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说的也是。”

石大耳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其实,如果不是家里的孩子还小,我早就去山南道开荒种地了,听说每家都有百亩稻田,前三年不用交税,真是白白便宜了他们。”

房玄龄雷厉风行,将水稻种植推广到江南道、山南道等地,已经有了一些眉目。

和关中道的人口密度相比,无论是山南道还是江南道,都有不少地方是空置的。

虽然朝廷已经做好了将突厥人迁移到这些地方的准备,但同时也希望能够有一部分唐人跟着一起前往,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这几个地方。

不过,到现在为止,响应的人并不多。

“可是我听说那山南道乃是一片荒山之地啊?”

“就是因为这里是荒郊野外,所以我们这些平民才能分到一百亩地。否则的话,这百亩良田,岂不是价值数百贯?”

石大耳这番话,就是冲着石初八而来。

和石大耳家人丁单薄不同,石初八家人很多,但却是穷得叮当响,如果不是今年的稻鱼生意赚了点钱,他们恐怕一辈子都得打光棍。

在石大耳看来,石初八完全可以将三四个兄弟送到山南道去开垦荒地,这样兄弟们就能互相照顾了,家里的母亲也有人照顾。

没准再过几年,就能成为小地主了。

石初八从燕王府的王管事那里听说过,长安城的百姓们,在推广种植南洋水稻,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这倒也是,我回去之后,会和大哥和二哥商量的。”

石初八虽然脑子不太灵光,但也听出了石大耳话里的意思。

虽然他靠着稻鱼赚了点钱,但也不是年年都能赚到这么多钱的。

如果这一年雨下得少,稻田里没有水,那可真是白欢喜一场了。

哪里比得上百亩良田来的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