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瓜州有点甜
第1349章 黄鹤楼,农夫要见燕王(第2页)
原本李想以为,这座黄鹤楼只是一座孤零零的建筑,却没想到,这座楼竟然是一片建筑群。
黄鹤楼连接着江夏城,整座建筑都在城墙内,整座建筑都是用绿色的瓦片粉刷而成,看起来威严而又大气。
“燕王殿下,这黄鹤楼始建于东吴年间,最初是为军事所用,视野极好。站在这里,可以俯瞰整条江,也可以看到清江夏城的景色,当太阳落山的时候,整条江都被染成了金色,煞是好看。”
鄂州刺史方仁维与李想并肩而立,向众人介绍黄鹤楼之事。
李想本以为,这里只是一个观光大楼而已,却没想到,这里竟然还有吃的。
看来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每年长江都会发洪水?”
李想知道,明清两代,长江、黄河都是水患频发之地,但他在长安,却很少听到有关的消息。
此时他登上黄鹤楼,望着长江向天边流淌而去,不免有些好奇。
“燕王殿下,鄂州年年有劳力,兴修水利,这些年也没出什么大问题。”方仁维有些得意的说道。
李想看了一眼清澈的河水,便不再多问。
这一年,整个长江一带,也就扬州城算得上是富庶之地,其他州郡根本没有这样的条件。
也就是说,长江沿岸的几个州府,人口密度并不算太大,自然也不会造成太大的生态破坏。
再加上各个湖泊都没有被开垦过,蓄水能力极强,所以长江并没有被洪水淹没。
当然,也不能否认这一切都是因为鄂州水利的缘故。
但直觉告诉他,这个鄂州,与他以往去过的其他州郡都不一样。
尤其是那个王风,长得跟个猪头似的,真不知道是不是个好官。
他可不是简单来看南洋的水稻推广情况的。
大唐的“黜陟”制度,其实就是中央审查地方官员政绩,决定官员升迁、贬黜的一种制度。
更重要的是,李想身上还带着李世民留下的“便宜行事”的命令。
“燕王,鄂州最出名的就是武昌鱼,你尝尝可对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