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86集的贞观长歌,让我对吐蕃了如指掌(第2页)

 松赞干布觉得口干舌燥,他吞了口口水,赶紧说:“但是,那几个得道高僧,个个神通广大,我……”

 李想打断了他的话,淡淡一笑,说道:“不过是一群装神弄鬼的家伙罢了,你去天桥下看一看,说不定还能学到点东西。”

 “随便找个人学个上刀山下火海的,就说你是金刚不坏之身。”

 “还有我们大唐的天文学,《娄景书》之类的古代典籍,也可以用来推算天气。”

 “如果你不会,我这就让人过去帮你。”

 “唬一唬也不是什么难事。”

 好吧,这是看不起我啊。

 但现在看来,似乎是可行的。

 自古以来,天气都是由神明所掌握,如果能够掌握天气预报,那不得被奉为神明啊。

 “王爷,您的第三个计策呢?”

 松赞干布迫不及待地问。

 如果说,前一个计策,可以让他稳住局面,第二个计策,让他看到了一丝转机,最后一个,就更值得期待了。

 “其三,借刀杀人。”

 李想也不客气,直接说道:“这次你回来,就对外宣称,吐蕃已经臣服于我大唐,作为大唐的附属。”

 “根据大唐律例,只要加入大唐,便会受到大唐的庇护,到时候,我会派出益州的兵马,协助你控制云碧和羊桐。”

 “你趁着这个机会,一举平定叛乱,积攒力量,然后收拾云毗、羊同,前后包夹,一举统一吐蕃!”

 李想笑道:“松赞兄,一统吐蕃,你才是吐蕃的正统。”

 说着,他伸手在松赞干布肩头一拍,说道:“松赞兄,统一吐蕃,你才是真正的吐蕃之主。”

 “不存在什么酋长,只有王廷,只有吐蕃的佛教,用信仰控制,用武力镇压。”

 “吐蕃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统一的帝国了!”

 松赞干布犹豫了一下,说道:“帝国!”

 他感觉自己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他只是想要平叛,而李想却想的是一统吐蕃。

 这份胆魄,这份心机,实在是恐怖。

 李想被一个吐蕃人用一种崇拜的目光盯着,心里很不舒服。

 撅着嘴,捡起一根小树枝,开始在地面上刻画。

 “现在是雅隆山谷,你们突厥人的王廷就在那里。”

 干布点了点头,李想的手指在虚空中一划,道:

 “这就是吉曲山谷,我们现在就在彭城的中央,基曲河的下游。”

 松赞干布两眼放光,慌忙在旁加画。

 “我曾在彭城巡逻,那里民风淳朴,但民风彪悍,青壮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不过,他们只会放牧,不喜欢外来者。”

 李想轻笑了一声,说道:“洛伊北面是念青唐古拉山,东面是娘波和工布,西面是羊桐,南面是雅隆山谷。”

 “以此为基础,迁移王廷,叛军很难攻入。”

 这时,松赞干布脸上露出震惊之色,艰难地咽了口唾沫。

 没错!

 吐蕃王廷建立在基曲谷,那里地势险要,吐蕃王廷几次三番的想要迁移,都遭到了各大贵族的强烈反对。

 如果能迁移到更广阔的洛伊地区,并且得到本地部族的支援,那么,叛乱的威胁就会降低大半!

 “王爷,你是怎么知道吐蕃地形的?”

 深深地呼吸着,松赞干布现在不能用膜拜来形容,他把李想视为神!

 你的敌人居然比你更了解吐蕃。

 难怪他们不想建城,而是不能建城。

 李想嘴角勾起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

 86集的《贞观长歌》,可惜了,松赞干布从来没有看过这部剧。

 李想的微笑,使松赞干布更加吃惊。

 他的嘴角微微上翘,仿佛在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

 “是在下唐突了,请继续。”

 松赞干布抹了一把额头上的细密汗珠,这一刻,他不敢再说什么。

 有了这一点,他就可以解决眼前的问题了。

 吐蕃王廷迁移至,叛乱分子若要进攻,须经唐古拉山,方可长驱直入。

 如果从南边攻击,吉曲山谷就像一个口袋,入口很窄,只需要在这里布下一支一万人的军队,就能挡住十万大军!

 “王爷,罗些部族非常排斥外来势力,万一他们不肯迁移到王廷,我们又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