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侯君集的针对,你凭什代替朝廷(第3页)

 李世民一脸兴奋地说道。

 “父皇。”

 李想笑道:“前些日子,我一直在陪着各国使节,吐蕃王子松赞干布听说了这件事情,想请大唐帮忙。”

 听到这里,人们恍然大悟。

 没错,他最近正陪着各国的皇子。

 只是,他实在是太牛了,陪着那些王子玩玩,就打听到了那么多消息。

 真是个天才!

 李世民看了李想一眼,赞叹道:“想儿,你这消息太及时了!”

 “但是,你说吐蕃归顺大唐,这又是什么意思?”

 没错,大唐都没有答应出兵帮忙呢。

 大家还不知道呢,你现在就夸下海口,未免言之过早。

 侯君集站了起来,沉声道:“南阳郡王,你是不是隐瞒了这件事情,私自和吐蕃的使者交涉?”

 “耽误时机!”

 李想看了他一眼,便不再理会。

 “父皇,吐蕃王子听说吐蕃王廷大乱,十分着急,这才来找我。”

 “我已经承诺,大唐一定会派兵支援。”

 话音未落,侯君集已经大叫一声:

 “王爷,不是微臣不敬,如此重要的事情,还是请中书省上奏,让陛下来定夺吧。”

 “你凭什么和吐蕃的王子交涉?”

 “你这样做,未免太过张扬,若是影响了国家大事,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侯君集对李想一直都很忌惮,毕竟,他和太子本就是一伙的,眼看着李想越来越得宠,他又怎么可能坐视不理?

 现在李想犯了错,他自然要反击。

 “交代什么?我担得起!”

 李想看着侯君集,面色变得难看起来。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和自己作对了。

 “父皇,吐蕃亲王松赞干布,已经同意归顺我们,作为我朝的藩属,每年进贡五千只牛羊,三千匹马。”

 群臣一片哗然。

 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吐蕃归顺,对大唐来说又是一大助力。

 在此之前,李承乾就说过吐蕃的重要地位。

 这对大唐来说,绝对是一次巨大的收获!

 李世民微微一笑,这才是最重要的。

 “此话当真?”

 “自然!”

 李想看着侯君集,冷声道:“侯大人若是不服,大可让侯大人去交涉,在下实在无能。”

 侯君集面色难看,说道:“王爷,吐蕃臣服于大唐,必须要有一个条件才行。”

 “我猜,他们应该是想要借大唐的兵力,帮助他对抗那些叛乱。”

 “如今朝廷大部分的力量都被抽调到了北方,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

 李世民用征询的眼神看着李想。

 “出兵?”

 李想道:“我们若将大唐与吐蕃结盟的消息传出去,益州的兵马便会赶到,将云碧、羊桐等人吓退。”

 “吐蕃王廷自己来对付其余叛逆。”

 侯君集脸都绿了:“那有这么好的事情,王爷真是把事情想得太单纯了!”

 “陛下年纪太小,行事太过急躁,只凭吐蕃皇子的一句话,便要我大唐军队相助,这是要置我们益州军队于死地。”

 这句话,可不是开玩笑的。

 李想见侯君集如此狂妄,立刻从怀中取出几张卷轴,递给李世民。

 “父皇,这份吐蕃王子签署的效忠大唐的文件,还请陛下在上面签字。”

 李世民大喜,拆开信封,果然是吐蕃王廷的印鉴。

 李想私底下处理的事情,也都处理好了。

 一旦他签了字,整个吐蕃都将成为大唐的附属国!

 下面,侯君集目瞪口呆。

 你妹的,事情都办完了,还不吭声!

 李世民脸上的喜色越来越浓,周围的大臣们都是咽了一口唾沫。

 这怎么可能?

 “哈哈,这枚印章果然是真的,吐蕃臣服于大唐。”

 李世民哈哈大笑,笑声在大厅中回荡。

 “想儿,好样的,真是好样的!”

 李世民看着李想,心中却有些麻木。

 似乎,这个臭小子,干出什么事来他都不会惊喜。

 “父皇,实不相瞒,我这正要向您禀报这件事情,吐蕃王子也来了。”

 说到这里,他向面如土色的侯君集道:“谁知侯将军如此沉不住气,也不等我把话说完,就大声嚷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