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一个条件,接触各国使节(第2页)

 “乱?”李想神色稍稍一怔,道:“长安怎么会乱?” 

 “呵呵。” 

 李世民呵呵一笑,道:“你以为,大唐剿灭突厥人之后,那些国家都来到大唐为的就是臣服和朝贡?” 

 李思瞪着大大的眼睛,一脸的迷茫。 

 应该是吧? 

 史书记载,贞观盛世,万国来朝。 

 大唐的繁荣昌盛,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景象。 

 “哪有那么容易。” 

 看到李想的表情,李世民嘿嘿一笑。 

 “大唐和突厥人的战争是如此的惨烈,不知道经过这一次的战争,周围的诸国会有什么想法?” 

 “大唐太强了,所以会震惊,然后呢?会害怕吗?怕大唐突然发难?是不是另有图谋?想看看经过这场战争,大唐还剩下几成实力?” 

 李想神色一愣,道:“干爹的意思是,他们连大唐都敢入侵?” 

 李世民摇了摇头,道:“那倒不是,不过,朕怕边疆不会太平。” 

 “这些年来,大唐一直在与周边诸国争执不休,只要大唐稍有疲态,就会暗中骚扰,甚至是攻打大唐。” 

 “就拿吐谷浑来说吧,听说慕容伏允最近一直在骚扰大唐边境,想要吞并铁勒部的地盘,双方大战了一场,两败俱伤。” 

 “大唐强盛的时候,他们就屈服,虚弱了,他们就会造反。” 

 李想点了点头。 

 这些小部族都是反复无常之辈。 

 吐谷浑和高句丽就是其中之一,特别是高句丽,一直在暗中捣鬼,终于激怒了大唐,贞观十八年,发动了剿灭高句丽的战争。 

 至于吐谷浑,那就是自寻死路了。贞观八年,唐灭吐谷浑。 

 由此可见,这几个小国,也不是什么安分的主,时不时就会搞出一些事情来。 

 “所以,此次端正月,各国使节入京,首先要做的,就是稳定,防止他们勾结朝中的重臣,或者利用这个机会,联合起来对付大唐。” 

 李世民语重心长道:“虽然我们战胜了突厥人,但是大唐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元气,不适合再发动战争,这一次,我们要向使节们展示我们大唐的强大,让他们不敢有任何的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