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系男神起酥面包

第228章 烈、烈哥……你有女朋友吗?(第2页)

  顶多就是起步的时候慢一点,却也慢不到哪里去。

  这年月的杠杆,疯狂到50倍都不算什么。

  但是,尽管赚钱的上限差不多,可韩烈也只能做一个纯粹的金融投机客,谈不上任何影响力,也掺和不进去任何好项目。

  后世的那些顶级游资,在市场里呼风唤雨,可是出了股市,有人认么?

  其实这很正常,他们又没开挂,全靠自己的技术赚钱,亏赚都不一定,每年有个几千万的收益就心满意足了,不需要向外分享,也不可能培养出韩烈这种程度的野心。

  韩烈和正常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一开始他就确信自己必然成功,所以把目标定得极高,于是才乐于分享,提前织网。

  这是一个复制不了的奇迹。

  思路可以学,路径千万别信,不是挂逼,根本玩不来的。

  韩烈轻笑着重新回到原位,金二姐把最后一粒开心果塞到嘴里,拍了拍手,斜睨过来。

  “烈哥,烈神,韩老师,你卖我卖得真彻底啊……”

  哎哟!

  这是哪儿来的怨妇?

  烈哥不动声色的回道:“不至于,您的要求太高,我满足不了,这是很正常的取舍,怎么能叫卖呢?”

  然后金林嫂又絮絮叨叨了一大堆,各种有的没的,却也没能改变任何事。

  韩烈根本不为所动。

  社会上一直有一个很残酷的事实——中间人从来都是抹布。

  需要你的时候,你在两头来回奔波,擦桌子擦地。

  事情差不多定下的时候,没有额外价值的中间人就可以像抹布一样扔掉了。

  分润?

  你凭什么?!

  韩烈当年也为某个abs项目奔波过,和公司资管部门的一个大哥合作,做架构、找资金、包装项目、对接券商信托……

  结果项目成了,预订给两人的1.5%提成却被吞了。

  开始的时候韩烈心中愤满至极,积郁良久。

  重生之后再仔细一想:咦,我俩干的事儿好像真不值3000万啊……

  人家项目方有三个备选,谁成本低用谁的。

  而出资方也不是非韩烈不可,只认社会我烈哥。

  然后两方面一合计——你俩不是项目做成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不可能给你们1.5%,嗯,前期没少忙活,来,这是辛苦费,拿去花!

  总共10万块钱,那大哥挺仗义,给了韩烈两万。

  不止是韩烈有这种遭遇,其实所有试图做掮客而又没有特殊资源的人都差不多。

  资产证券化项目最热的那两年,韩烈亲眼看到圈里有个女神级别的姑娘,被甲方乙方来回睡,最后也就到手了几个包和十几万辛苦费。

  教训深刻啊……

  真的,没有特殊的权能或资源,千万别试图通过对缝的方式赚钱。

  这就不是平民百姓能干的事。

  金二姐不算平头百姓,但是在潘子面前,属实也谈不上有什么地位。

  韩烈看不上她能提供的附加价值,不带她玩,太正常了。

  不过脸面是要给的,所以他一直带着笑,耐心的应付着。

  “二姐,你和五姐是亲姐妹,她那里有额度,你们私下再商量,好吧?我的压力真的特别大,15亿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已经很难操作了,我得为所有人负责,对不对?”

  对,可是气氛还是不可避免的快速回落了。

  老吴、老黄、老杨都是人精,看着这一幕,心里不由感到震撼。

  大秘密离的远,悄悄提点美巴:“瞧见没有?别看这位韩老师年纪小,可也是一条心狠手辣、说翻脸就翻脸的狼呢!”

  “嗯嗯!”

  大美巴点头应和着,懵懂回道:“那我以后少和他接触……”

  “嗳,我可不是这意思。”

  大秘密摇摇头,轻松道:“你跟他又没什么合作,怕他干嘛啊?正相反,这样的人站得稳扛得住,成功是早晚的事儿,他要是对你有意思,正经处对象你还真可以考虑考虑……”

  在美巴成为顶流之前,大秘密是真的在用心带她。

  所以不管后期关系如何,现在她俩特别亲。

  美巴悄悄瞄了一眼正笑着的韩烈,那牙白得晃眼睛。

  讲真,她是有一些动心的,长这么大,她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同龄人,太新奇了。

  但是只迟疑了不到3秒,她就坚决摇头。

  “算了吧,蜜姐,我现在真的没心情谈恋爱,女孩子能在行里干几年啊?我要像你一样,先立业,再成家!”

  好家伙,这姑娘纯纯的女频文事业型大女主,满脑子成功学。

  大秘密马上要跟老刘办婚礼了,因此一听到成家,马上情不自禁的露出了甜蜜笑容。

  “随你吧,不过女人总要恋爱、结婚、生育、为家庭付出的,事业不是生活中的一切,真没那么重要……”

  啧啧,幸亏韩烈听不到。

  烈哥要是听到这话,一口姨夫血保准喷出去——杨总,您还有这时候呐?!

  芽儿哟,稀奇~~~

  对面,老吴两口子和黄三石也对韩烈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这事儿吧,如果把自己放在道德至高点上,谁都可以批评韩烈不仗义。

  人家金姐辛辛苦苦帮你牵线,回头你俩就把人家扔下?

  但是,能在娱乐圈里混出头的人,绝对不会有如此天真的想法。

  正相反,男人们反而更加尊重韩烈了。

  “坚守原则,底线分明,真是个厉害人物啊……”

  “我像韩老师这么大时,最看重的就是面子,绝对抹不开脸拒绝,怪不得人家能在市场里赚大钱呢!”

  “害,谁说不是呢?我现在越来越看好韩老师了。”

  “真是这样。搞金融的人啊,不严谨真不行,股市哪儿那么容易赚钱啊?”

  “那你是准备投了?”

  “投啊!虽然500万是有点少,但是交情不都是慢慢处起来的么?”

  好么,冷酷给美化成严谨了,还得是你们会聊天啊……

  后世有一锅经典鸡汤,叫做——混江湖混的是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