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系男神起酥面包

第395章 意外收获(第3页)

  其实韩烈的触角尚未延伸到pe领域,没有多少名气。

  那两个哥们估计做得不怎么大不怎么专业,很可能是有什么热闹都去凑一下的金融掮客,如此才会关注韩烈。

  郭威的马屁很夸张,但他的热情叫人感觉不到假,只有外向的热情。

  韩烈没有回应吹捧,笑眯眯问:“郭哥,你是怎么想起来要做micro—vC的?”“韩老师,您知道yCombinator吗?”

  韩烈仔细回忆了一下,确定没有听说过,于是诚实的摇头。“我对国外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愿闻其详。”

  郭威感受到了韩烈的善意,兴致勃勃的开始长篇大论,但是他很有技巧,把故事讲得非常漂亮。

  “众所周知,硅谷是创业圣地,而硅谷的勃勃兴起有着一条清晰的脉络,我把它叫做创业传承。

  最开始提出风险投资,vC的祖师爷,叫做阿瑟洛克。

  阿瑟带出了仙童帮,而仙童帮又以投资带动了最初一代的互联网企业,其中包括埃隆马斯克的paypal。

  paypal被收购之后,paypal的高管团队开始天女散花,投出了一大堆顶级企业。其中,保罗格雷厄姆建立了现在的yC,这就是硅谷最早的蛋企孵化器。

  您能想象得到他们做的事情有多酷吗?

  早期单笔投资只有15000米金,看起来似乎不算什么,可是yC把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的门槛大大降低了,促使了米国的天使投资、早期投资市场大爆发。

  现在的硅谷为什么如此之强?独角兽级高科技公司层出不穷?

  除了人才、政策等优势之外,最大的不同就是micro—vC带来的勃勃生机。

  再伟大的企业都是从蛋里孵化出来的,一个想法,一间车库或者地下室,两三个不甘心被世界同化的人,以及只能燃烧一小段时间的热情。

  这样的蛋企想要成功,难度实在太大了。可是谁会关注他们?

  那些顶级风投只会投资已经膨胀到1亿甚至10亿量级的幸存者,可若是没有大量的底层创业者,怎么可能凭空生长出成熟的果实?

  事实上,正是因为有了一千多家的micro—vC,3到4万的职业投资人,马不停蹄的奔波在硅谷的咖啡厅、酒吧、地下室,帮助那些创业者们延续他们的热情,激发市场的勃勃生机,才有了现在金字塔尖上的各家巨无霸。

  micro—vC不是慈善堂,但是我们确实是整个市场里最具活力、最不怕失败、最像天使的存在。

  yC与埃隆马斯克和皮特泰尔起源于paypal,经历了完整的从蛋到凤凰的浴火人生,而他们的未来,将会带来更多的paypal,更多的扎克伯格,在人才之争、技术之争、模式之争中,领先我们更多!

  我作为一个亲自感受着并经历着这一切变化的华人,愿意以最大的热情和最谦卑的心态投入其中,做咱们华夏第一个走出这一步的追梦者······”

  郭威的讲话相当有煽动力。

  任何一个敏锐的商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意识到micro—vC的重大意义。

  简单打个比方——咱们国家对于小微企业贷款问题一直相当重视,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去推动这件事。

  为什么?

  因为小微企业才是最具备创新活力的主体。

  没有庞大的底层,就建立不起来具备扎实基础的高层。

  未来牛哔到掌握全球70%市场的大疆,起步的时候也只是一个蛋。

  抛开宏观意义,讲利益,micro—vC一旦从蛋企里孵化出一个独角兽,甚至有可能获得数万倍、数十万倍的收益。

  四五家micro—vC联合起来,每家给个一两万,便足够孵蛋了,风险高吗?这种模式相当先进,而且足够靠前,太值得学了。

  韩烈意识到,自己应该把这件事做起来,就是现在。

  与此同时,他又对郭威口中的名字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熟悉感。yC+埃隆马斯克+皮特泰尔,到底是什么来着?

  我绝对听过或者看到过!

  韩烈皱着眉,努力驱动着89点四核大脑,在记忆里翻找着。

  10秒钟后,他浑身一震,眼底深处泛起一抹难以置信。卧槽!

  openAl,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