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好王爷一身都是水

第202章 粮食问题(第2页)

 云南这边则由沐春率领的十万云南边防军从麓川出发,因为麓川新收复,所以肯定是没办法筹措军粮的,只能直接开始开荒屯田,好在区域广阔,能使用的土地面积也大,十万士兵再加上调集过去的部分百姓进行开荒,到年前也不用太担心缺粮的问题。
 这古代打仗最大的难题实际上并非双方交战本身,而是让无数将领和帝王最为头疼的粮草运输问题。在本国境内作战还好,可以直接从当地的县衙或州府征集粮食供应军队。
 然而,一旦涉及跨国界作战,粮食问题便成为了最大的挑战。毕竟身处他国管辖区域内,谁会愿意为你提供粮食呢?此时,解决办法只有两个:要么通过抢夺获取粮食资源;要么只能依靠从本国运送粮食过去来满足军需。
 这种抢夺方式虽然成本最低,但必然会引发本国士兵与敌方军民之间的激烈对抗。毕竟粮食乃是生命线所在,敌方士兵或许还好应对,粮食遭抢后,他们大可继续搜刮附近百姓以获取补给。然而,如此一来,却会加深敌国百姓对本国士兵的仇视。他们不会将怨恨归咎于剥削自己的士兵,反而会对踏上他们土地作战的我方士兵愈发愤恨。这不仅会致使即使收复了失地,当地百姓也难以驯服,甚至可能引发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和反抗运动。
 正如历史上赵宋王朝实质上已经灭亡,但百姓们依然坚定地拥护着宋朝的流亡政府,并坚决抵抗着蒙古士兵。最终,在那场惊心动魄的崖山海战中,陆秀夫怀抱着年幼的皇帝,与十万军民一起纵身跳入大海。然而,即使面对这样惨烈的局面,各地的起义仍未停歇。自元朝建立至其覆灭,不过短短不足百年时间里,大大小小的起义如燎原之火,贯穿了整个元朝时期。这些起义此起彼伏,从未间断,直至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取得胜利,建立了明朝。
 以至于正史之中,明朝末年满清入关后便是如此这般一路南下,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坏事可谓做尽做绝,令人发指!也正因如此,哪怕历经多个皇帝更替,就算是在康熙年间那样繁荣昌盛的时期,全国各地依然存在着大量反清复明的起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