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打不过,就加入!(第3页)

 老皇帝向没有流民作乱的另外八个布政司(行省),下了一道圣旨。

 表示:“暂累吾民一年,除流民之腹心大患。”

 这是要在这些行省开征剿饷!

 剿饷,就是为镇压流民起义所加的军饷。

 与征饷并行的另一个大动作。

 还要在一个月之内,从这八个行省的府军中,挑选出最精壮士兵组成八十万剿贼大军。

 人数不足的,可向民间征召三成......

 寒冬尚未过去。

 八个布政司(行省)的百姓们,就迎来了剿饷与征兵的双重压力。

 八十万剿贼大军,平均一个行省要贡献十万人。

 各行省府军吃空饷的现象本就很严重。

 莫说七成精兵,就连三成都凑不齐!

 相关的官员们还能怎么办?

 一面用权势和银钱开路,在剿贼大军的任务上弄虚作假和虚报人数,用来骗取朝廷的剿饷。

 另一面,又加大了民间征兵的力度。

 十四岁以上,四十岁以内的男丁,都在民兵的征兵范畴内。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

 现如今不仅面临马上就要交人均二两银的剿饷,家里的顶梁柱和未成年的小子,还会被送去战场。

 而这些被剿的流民,都已经超过了百万之众!

 打不过,根本打不过,上战场就是给人送人头去的!

 老百姓们能咋办?

 一部分人选择了,连夜举家大逃亡。

 还有一部分,打算往现在流民势力最强大的东西两京去。

 打不过,就加入他们!

 正月十五尚未过去。

 相继就有八百里加急的军情,从全国各地传至商都。

 “报,巴蜀有章贼自称‘九大王’,集结十万流民揭竿而起......”

 “报,湖广一武僧,因与在府兵官员在民间征不到足够的精兵将任务强行摊派到寺庙后,杀死官员还俗后,领着三万多农民起义......”

 “宁州数百土司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