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交接与买卖(第3页)

 可是他的地主出身,造就了他对土地和粮食爱得深沉。

 反正他上位之后,朝廷严格控制江南桑田与两广之地棉花种植的面积。

 原材料不能普及,手工业发展就受限。

 这也导致了邶国建国两百多年以来,丝绸锦缎一直都是有钱、有权阶层的专属品,动辄几十上百两银子一匹。

 而最普通的棉布价格也是葛布的数倍。

 只有家条件稍微好些的普通百姓,才舍得买回去给家里人做里衣或者给小孩做衣衫。

 恨不得把一个铜板掰成两瓣花的佘氏等人,听到这种比市场价低至三成的大甩卖,哪里还绷得住?

 兴冲冲的杀入喊得最卖力的一家商户,一进去就出不来了。

 出了一趟远差,她们总算亲手挣到了银钱。

 打扫战场可不是白打扫的。

 死去的三千多个山匪都被搜了一遍身。

 最后他们留守的这一千来号人,甚至把死去的也都算上了,人均还分到了五两银。

 想到未来很有可能要在边城住一辈子,妇人们恨不得将全家十年之内要用到的棉布都给买完。

 甘明兰找到了留守千夫长,对他道:“你们想不想跟着发点小财?”

 千夫长指了指外头的那一大堆棉布:

 “秀才娘子说的是这个吧?棉布咱西北不缺啊!胡商每年贩卖到金州关,一匹都不用两百文的!”

 “你觉得朝廷今年还会让胡商与我们通商么?”

 “恐怕,恐怕不能!”

 “西域各国的棉布进不到西北市场,如果流民们在春耕时不恢复生产,今年粮食和棉花种植多半还要受影响。

 只要能将这些棉布囤到夏日穿薄衫的时候,卖到高出市场价数倍的价格也是正常的。

 最不济只想想,从山匪那儿搜身分来的银子也是白得的,换成布匹回去自家用也不亏......”

 留守千夫长越听眼睛瞪得越大。

 那还等啥!

 饭都喂到嘴边还不晓得吃,怕不是傻子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