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适应(第2页)

 黄老夫人点了点孙女的鼻尖,“昨日你祖父还让你背过苜蓿菜的药效,这么快就忘记了?”

 “没忘,没忘!苜蓿,俗称金花菜,又叫草头。《齐民要术》中记载:‘春初既中生啖,为羹甚香。长宜饲马,马尤嗜之。此物长生,种者一劳永逸。’且苜蓿为人食用,可利五脏,清内热!”

 所以,这么好的苜蓿芽,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且在春天的西北吃上这么一口鲜菜,已经算得上是好日子了。

 吃得好。

 衣裳面料也不缺,还因离棉花产地近,一来就每人给发了一床新棉被,一身新棉衣。

 住的呢,虽然暂时不能和黄家商都的大院子相比。

 但就在工匠们修建医馆的同时,隔壁还在帮她们家建一座三进院的。

 估摸顶多再过一个月就能入住啦。

 出行有马车、有驼车任用,离关西的政治中心哈密城也只有两百里地。

 所以,黄家女眷对甘露川的衣食住行和大环境还是很满意的。

 要问黄家男人们看法。

 除了长子长孙这三人,其余的子侄无一不窃喜的。

 以前在自家医馆里上工,哪有什么休息日?

 还作五休一?美得你!

 他们倒是也有月利银子,但在没有成丁之前都是学徒级别,一个月顶多就给发二两银子。

 商都居,大不易。

 够花才怪!

 卫所的医馆没有半点不好。

 食堂饭菜好。

 月薪待遇好。

 有银子还花不出去。

 真是哪哪儿都好。

 而专家黄老御医心情是忽高忽低。

 引发他情绪如果波动的,还是在来的那天甘将军送给他的重礼。

 一壶延年益寿助孕养颜酒。

 一盆鲜活的传说中的神仙掌。

 酒的药效,他这把年纪的人都闻所未闻。

 但就是这么一壶金贵的药酒,还被黄老夫人给抢走了。

 对上横眉竖目的黄老御医,老夫人的气势毫不逊色:

 “甘将军天生丽质就不用说了,她家婆婆也是上了四十的人,你看人家的气色,比那些二十出头的小娘子都要健康得多。如此想来,这药酒一定不会浪得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