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名号响当当

防风林不是一年就能长成的。

 瓜州卫和哈密卫等在今年初秋季,一次性投入了上千万株果树苗后,次年春,又在这些成活了的果树苗林里,洒下了的苜蓿种子和狗米草草籽。

 一场罕见春雨的到来,让这些昏黄的沙漠边缘,肉眼可见的绿了起来。

 熊总兵等人在查看牧草的生长情况和树苗越冬后的成活率时,对所见的成果实在是太满意了。

 他问哈密卫当地的土着:“往年早春时节会刮老黄风么?”

 土着点头:

 “老黄风最爱在春天和冬天来,具体什么时间没个规律,三年前正月都没过就起了大风,沙尘里还带着雪花,埋了不知多少牲畜。前年,春天都快过完了才来了一场,冬天的沙尘反而比往年都来得早。”

 这,谁懂老天爷的脾气?

 眼看着果树苗都长出了绿叶来,大伙儿都希望今年春天的老黄风不要刮。

 总给这些果树大半年的缓冲时间。

 也许是几十万人念力太强大了,关西今年的春夏尤其风调雨顺。

 具体体现在,从甘露川买来的高产小麦麦种,去年秋天种的,到了夏初,结结实实获得了大丰收。

 比不得甘露川那逆天的亩产六石,但头年的荒地也得到了平均亩产三石的量。

 整个关西都恨不得把甘将军给供起来。

 头年的荒地都能有这样的产量,熟地又当如何?

 有机会,还可以搏一搏亩产六石呐。

 一季冬小麦,彻底将甘露川高产良种的名号传遍了整个河西走廊,甚至辐射去了怀庆府和边城。

 当然,甘露川能拿出手的名片远不止麦种。

 首先,甘露川最出名的是城市建设。

 一条在新城内城蜿蜒的,宽约十米,深约四米的内城河连通了外面护城河的地下暗渠。

 水是活的,流动的。

 为了让城里的百姓生活便利,甚至还在每户的后院修了一条三尺宽,两尺深的浅水水渠。

 取水浆洗、灌溉后院的菜蔬,可不要太方便了!

 院门口却是另外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