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植物拓染,火了!(第3页)

不是不想挣银子。

实在是没有货。

带去牧场的那九百匹,还是她顶着被催单的压力,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新棉收获前,是半年不敢马虎的。

被告知产能跟不上后,朱大管事徒留遗憾。

没有东西可卖,那就继续买买买!

在他持续大半个月的牛羊收购中,阖萨族各部落牧民们的钱包都鼓了起来。

兜里有钱了。

八里城却没有丰富的商品,任这些牧民们选购。

有钱有花不出去,只能去其他城郭转一转。

八里城一个行商见到此景,终于坐不住了。

专程跑来牧场,想从朱管事这里打听关西商品的进货渠道。

朱管事一生要强,怎会在胡人面前露出没货可卖的惨状?

他双手一摊:

“你们汗国并未正式与雍泰朝建交,没有通关凭证的话,你东去最远只能到委鲁母。”

行商跑商多年,还去过东京数次,他对这些情况表示理解,然后谦虚道:

“去关西是不敢想的,如果能从大管事手里采买也是好的。”

朱大管事勉强维持面上的镇定:

“那你说的具体一点,到底想采买些什么?”

行商目光灼灼的盯着他:

“不拘什么,只要是你们汉人觉得好用的、好吃的、好看的,都行!在价格上一定不让大管事吃亏!”

该行商过去在两国间往返了十几年,他在贩卖商品的过程中得出了一个定论。

那就是:

汉人经常用的,就是好的。

汉人追求的,就是流行的!

只需在买回来的商品前,加上汉人推荐几个字,牧民们就会盲目跟风!

朱管事:大国风范,具象化了!

送走什么都想要的胡人行商,旁听了一耳朵的曲大仙等人,搓手:

“那在这里酿出来的烧酒,算那里的特产?”

朱管事振振有词:

“酿酒的师傅是汉人,装酒的坛子来自关西,酿出来的酒,当然还是咱关西的特产!”

曲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