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他创造了历史


  抽调一部分来修建铁桥,也是很容易的。

  在河边站了一会儿,憧憬着轨道车辆在上面呼啸行驶时的壮观场面,叶修抬步就往炼铁厂走去。

  时间一晃而逝,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在煎熬等待中终于过去了。

  空气中的温度仍旧很高,尤其是火炉边,温度估计在四十多度。

  工人们汗流浃背,身边就是加了盐的温水,咕噜咕噜灌上好大一口水,方才开炉,用以前搜集物资找到的工具,将一块块海绵铁夹出来。

  工人们之前就简单地学过打铁的知识,现在相当于初级的铁匠了。

  海绵铁一拿出来,放在铁板上,甩着膀子,抡起锤子,就开始嘭嘭嘭地敲打。

  叶修也亲自上手了,他传承自唐三的乱披风锤法,有了用武之处。

  反正就是瞎几把打,只要将海绵铁打软,灼烧,再打软,再灼烧。

  如此这般,千锤百炼,两个多小时过去了。

  第一块铁片,出现在了叶修手上。

  当然,是夹在铁钳子上的。

  现在铁片的温度还很高,不能直接上手抓。

  又不能用水冷,要等它自然风凉。

  若是不了解的话,一定会为材料的各种加工方式而大吃一惊的。

  淬火,不能随便淬。

  水冷,也不能随便冷。

  因为在锻造的过程中,任何一种方式,都会对钢材的性质,产生巨大的影响,就连调换工艺流程的次序,都不能允许。

  材料学,属于工科,自然也是一门极其严谨的工程。

  叶修将已经变成钢铁的铁片置于专门放置铁块的凉棚之下,自己站在一旁,激动地直搓手。

  村子里第一块能用的铁片,终于出现了,还出现在他的手中!

  或者说,这是人类第一次在这片陌生的大陆,将铁炼制出来。

  这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时刻!

  他,创造了历史。

  史书上,肯定会留下这句话,“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时任华夏村长的叶修,在铁河边的炼铁厂中,敲出了第一块钢铁!”

  只要人类的文明在,那叶修的名字,一定也会在。

  手虽然不能碰,但是,有洞察之眼在,叶修能提前知道这块铁片的性质。

  洞察之眼探查出的信息很详细,大多数是专业术语。